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潮流语涌现折射群体性怨恨 专家吁警惕社会心病(3)

2012年01月10日 15:26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参与互动(0)

  “全民围观”:央媒不能“打酱油”

  记者:通常,社会舆论就是社会心态的重要表现形式,然而,很多时候,我们会感觉到社会舆论的各种工具和载体,如微博等,在“全民围观”号召下,起到社会监督作用同时,似乎更关注各种负面新闻,并乐于放大种种畸形价值观,甚至加剧社会信任危机,您怎么看这种现象?

  王俊秀:媒体的影响是双面的。目前,政府非常关注舆情,而且始终保持紧张状态。然而,像温州动车追尾事故,第一时间爆出来的却是微博等新媒体。正因为中央电视台没有及时报道也没有现场直播,所以这次民众有些不满意。如果中央媒体一直在现场直播,微博等新媒体就很难散播小道消息,而且《2011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发现,民众最信任的媒体还是中央媒体,但如果中央媒体掩盖某些真相,民众就不得不接受各种小道消息。

  记者:您说的对,中央媒体在民众中的可信度是非常高的。然而,网络上的谣言很容易蔓延,就像温州动车追尾事故,网络上广泛散播着铁道部掩盖死亡人数真相的谣言,而且尽管铁道部多次澄清具体死亡人数,却仍然得不到网民的信任与谅解。

  王俊秀:遇到突发事件时,如果中央媒体不公开,怕民众接受不了真相而隐瞒,就会适得其反,只会让民众去猜测,并去相信小道消息。“围观改变中国”,确实如此。比如腐败问题,社会监督途经不足,公共权力运行过程没能提供足够透明度,而微博等新媒体正好起到监督作用。虽然,微博现在也在过滤虚假信息,但在数量如此庞大的微博用户面前,效果并不显著。因此,作为主流媒体,中央媒体必须争分夺秒去直面并公布真相,让民众信服。

【编辑:肖媛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