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退役中校记录“最后的棒棒”:重庆最值得敬佩群体

2015年10月09日 09:49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 

  一根竹棒、一卷粗麻绳、一双胶布鞋……一年来,39岁的何苦每天都带上自己的“棒棒装备”,站在重庆最繁华的解放碑商圈等生意。无论是家具家电,还是青菜豆腐,体格健壮的何苦都会一声“走起”,挑起就走,健步如飞。

  年轻的何苦在“棒棒”(挑夫)中十分显眼,更令人惊讶的是,何苦竟是一名正团职的转业军官。当“棒棒”这一年,何苦的自拍体励志纪实片《最后的棒棒》感动了山城重庆。

  18岁时,重庆奉节人何苦到吉林参军入伍。他先当侦察兵,后当报道员,从小就爱好写作的他,好几篇报道引起较大反响。因为工作出色,何苦提干成为一名宣传干事。2007年,何苦调到重庆工作,依然在部队从事宣传工作,曾参与汶川大地震等大型任务的采访。

  去年,已是正团级干部的何苦决定脱下穿了20年的军装。作为正团级军官,何苦转业后原本可以从事一份稳定的工作。但他为何会放下钢枪,拿起棒棒?

  何苦说,他对“棒棒”的第一印象,是来自电视剧《山城棒棒军》。“当时,我还在吉林。看了家乡的这部电视剧,笑得前仰后合。他们‘爬坡上坎,负重前行’的精神也深深植入我的脑海,我对山城‘棒棒’的敬仰之情也越来越深”。

  调到重庆工作后,何苦每天上下班都能遇到一些干活或找活的“棒棒”。但他发现,随着重庆交通完善、有车一族增加,“棒棒”越来越少。“‘棒棒’们自立自强,吃苦耐劳,靠自己的劳力挣钱吃饭,踏踏实实追梦,这样的‘棒棒精神’不能消失。”

  何苦决定转行当“棒棒”,拍一部纪实片,将“棒棒精神”用镜头保存下来。

  办完转业手续后,何苦就将工资卡交给家人,来到解放碑商圈,拜资深“棒棒”老黄为师,与“棒棒”们一起住在简陋的工棚里,开始了自己的“棒棒”生涯,《最后的棒棒》也开拍了。

  整整一年的时间,何苦白天随师傅当“棒棒”,揽生意,走街穿巷;晚上回到破旧的工棚,自己做饭,烧水洗澡、洗衣服。夜深人静时,还要完成当天的拍摄场记和报告文学的撰写。

  去年三伏天,骄阳似火,热浪扑面,何苦的一位老领导到解放碑商圈购物,正好碰到何苦,他当时背上背一沉重纸箱,箱体又宽又长,他腰弯如弓,气喘如牛。

  这位领导非常不理解:“何苦啊何苦,你这是何苦呢?扛着摄像机四处拍摄也就是了,何必真去劳其筋骨呢?”何苦说:“那不行!要变成‘棒棒’,才能拍好‘棒棒’。这道理,您懂的。”

  经过一年的艰苦拍摄,自拍体励志纪实片《最后的棒棒》近期与观众见面。首场看片会现场座无虚席,很多人只能站着观看,师傅老黄带着不少“棒棒”来到现场,还有很多自发赶来的观众,很多人都是含着眼泪看完整部电影。

  老黄说,自己活了几十年,从没想过有人会将他们的生活拍成片子。“这个片子太真实了,就像他们的自传”。

  “我的镜头对准的是山城重庆最值得敬佩的群体,尽管这个群体正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他们‘爬坡上坎、负重前行’的精神永存。”何苦说。(记者赵宇飞)

【编辑:孙静波】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