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一个典型独龙族家庭的“非典型”生活

2015年11月12日 15:4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云南怒江11月12日电 (记者 王林 胡远航)在云南秘境独龙江,独龙族村庄中发生了一件“新鲜事儿”——23岁的独龙族小伙孟泽林在微信上卖起了家乡特产独龙毯和董棕粉。

  孟泽林的家乡在滇西北的独龙江深处。作为中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独龙族世代居住的地方,深藏在高黎贡和担当力卡两条山脉的褶皱中,一条奔腾不息的独龙江自西藏发源,向南流经缅甸,最终汇入印度洋。

  新中国成立前,这里尚处于原始社会阶段。刻木记事,结绳记日。直至1999年,这里才建成唯一的等级很低的90多公里山路。但是,晴通雨阻,一年中有大半年的时间会被大雪封山。

  孟泽林的家乡马库村在独龙江下游。9年前,公路才穿过村子通到中缅边境的哈滂瀑布附近,此前他去乡里读初中需步行整整一天。2年前,即便家里有任何急事,在大连读大学的孟泽林也可能被冰雪阻隔在山外。

  其实,对独龙族来说,历史性的变化发生在去年。一条近7公里长的隧道贯通高黎贡山的东西两侧,到县城的公路缩短到60多公里。更重要的是,风雪无阻。帮助扶贫的工作人员和探险览奇的游客蜂拥而至。

  今年7月,孟泽林从大连民族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迫不及待回到家乡。他的归来,让一个典型的独龙族家庭,迅速出现“非典型”变化。作为这个村里的第一个本科大学生,他回家做的第一件事,是在曾经就读的马库村小学当起了志愿支教老师,并接手自家农家乐。但其父孟新春,更希望他能去考公务员、捧“铁饭碗”。

  “我有能力干更多。”孟泽林觉得,现在的独龙江正在迎来最好的时代,他有能力学以致用,带动村里更多人致富。

  尽管孟泽林的选择让家人有些不解,但母亲迪秀莲和姐姐孟丽梅还是用实际行动表达支持。家里每来一拨客人,她们都会按照孟泽林的指令,分配房间,准备饮食。

  “最忙的时候,家里一天要接待30多人”,孟丽梅为这个有见识的弟弟感到自豪。“他从小就有主见。而且,他总是对的。”其实,孟丽梅也是独龙族人里的见过世面的人。“去过昆明,参加过厨师培训。还去过香格里拉,看看别人怎么搞农家乐。”

  事实上,孟新春并非不了解儿子的志向。在县城读过初中的他也曾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早在2006年就开起了小卖部。那时,进货全靠人背马驮。“村里的人主要买的是火柴、蜡烛、食盐和罐头。”

  虽然在选择工作上,父子俩存在“冲突”,但这并不影响父子间的默契。今年“双十一”11月11日,孟泽林给老爸店里的山货董棕粉和独龙毯拍了照片,开始微信叫卖:“独龙毯纯手工,只有我们民族有。而董棕粉,养胃健脾,整个云南省,只有我们这儿有。”

  短短一天,孟泽林卖出132斤董棕粉。带着好心情,12日中午,吃完午饭的一家人由弟弟孟泽云开着微型车,溯江而上10公里,去帮姑姑家采收草果。(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