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河南法院5年多为农民工讨薪23亿 严惩欠薪老赖

2015年11月20日 13:08 来源:大河网 参与互动 

  核心提示|从11月20日至2016年1月20日,河南法院将再掀为农民工讨薪风暴。11月19日,记者从省高院召开的全省法院第七次“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集中办理”动员会上了解到,2010年以来,全省法院先后开展了六次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集中办理活动,共为88626名农民工兄弟追回劳动报酬23.77亿元,被称为农民工讨薪的“河南模式”。为实现对农民工及其家庭的全方位保护,省法院今年还一并开展了农村“三留守”人员权益保护、打击坑农害农违法犯罪行为等系列涉农维权专项活动。

  全省法院,2010年以来为农民工讨回欠薪23亿

  据透露,自去年以来,受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一些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剧等因素的影响,欠薪纠纷增多。截至今年10月底,全省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91.2478万件,同比上升25.8%。涉案标的总额11275亿元,是去年同期的18倍。受理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10637件,同比上升53.78%。

  省高院张立勇院长指出,2010年以来,全省法院先后开展了六次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集中办理活动,实行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办理工作常态化,成立了183个劳动者权益保护审判庭,共依法办结此类案件39363件,为88626名农民工兄弟追回劳动报酬23.77亿元,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受到社会各界和群众的广泛关注,被称为农民工讨薪的“河南模式”。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对这项工作也给予充分肯定。

  启动三项活动,打组合拳保障农民工权益

  张立勇表示,我省农村几乎超过一半农户有“三留守”人员,其中留守儿童高达654.80万人,占全国留守儿童的10.73%。当前各种侵害妇女儿童人身、财产权益的犯罪多发,尤其是拐卖妇女儿童、性侵未成年人等恶性犯罪突出。两年来,全省法院共审结此类案件562件,判处犯罪分子888人。跨境跨省作案26起、拐卖妇女儿童29人的主犯谭永志,强奸12名幼女的罪犯段明红等均被判处死刑。受害的妇女儿童多数是“三留守”人员,这已经成为农民工的心头之忧、切肤之痛。只有把农民工亲人的权益维护好了,后方稳定了,才能让农民工兄弟踏踏实实地在城市务工。

  为实现对农民工及其家庭的全方位保护,保障农民工安居乐业,省法院决定自2015年11月20日至2016年1月20日,在开展全省法院第七次“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集中办理”基础上,一并开展农村“三留守”人员权益保护、打击坑农害农违法犯罪行为等系列涉农维权专项活动。

  严惩欠薪老赖,拒不支付工资将被判刑

  据了解,“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包括:与农民工相关的各类劳动争议、劳务合同、建设工程、侵权赔偿民事案件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涉农民工工资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犯罪案件。

  “三留守”人员维权案件包括:涉农村“三留守”人员的抚养、扶养、赡养纠纷,婚姻家庭、邻里纠纷,未成年人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以及拐卖妇女儿童、强奸、强制猥亵、侮辱妇女、虐待等犯罪案件。

  “坑农害农”案件包括:生产销售假农药、假化肥、假种子犯罪案件或相关民事赔偿案件,涉农资领域的贪污、贿赂、渎职犯罪案件等。

  法院对欠薪老赖将果断采取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其出境、限制高消费、拘留、罚款等措施,敦促被执行人履行义务。对有能力支付,而拒不支付工资的“黑心老板”,将果断动用刑罚,以欠薪罪对其量刑。

  小额速裁,让270名农民工领到183万暖薪

  张立勇要求,对欠薪案件要快立、快审、快结、快执。免除困难当事人的诉讼费、执行费,用最快的速度,让农民工足额拿到劳动报酬。

  会上,高院对新郑市法院用小额程序办案,仅用一个月时间,就为270名农民工发放工资183万元的措施表示肯定。河南某服饰有限公司是位于新郑市龙湖镇的一家民营企业。由于经营管理不善,该公司运营失控,导致无法再向270余名工人支付工资,累计拖欠工人的工资达到183万元。

  新郑市法院接到群众的举报后,马上将此案件列入“暖冬执行”专项活动,并与当地党委政府协调,为农民工优先安排了法律援助人员。同时,通过与劳动等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将工人工资的具体数额进行了核对,使该案很快进入执行程序。法院通过电视公告、被执行人所在地张贴等方式发出拍卖、变卖公告。法官仅用一个月时间,就让270名农民工领到183万暖薪。 (记者韩景玮) 

【编辑:左盛丹】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