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178亩良田堆满建筑垃圾 有人借填垃圾获利千万

2015年12月14日 13:55 来源:荆楚网 参与互动 

  图为:青山区红胜村,建筑垃圾堆起3米高

  武汉市青山区白玉山街红胜村的178亩良田,原是村民们种植水稻的地方,曾经养育了世世代代的红胜村人。但过去两年间,这片良田被3米高的建筑垃圾填满,上面长满杂草,让人备感荒凉。

  近日,红胜村村民致电楚天都市报。他们痛心“养命田”被非法侵占,盼望着能有清走垃圾、还田复种的一天。

  良田为何成了建筑垃圾填埋场?连日来,记者多方调查采访,终于找到答案。

  178亩“养命田”变成建筑垃圾山

  12月9日,楚天都市报记者来到红胜村,在村民的指引下,从一条乡间小路爬上一座垃圾山。满眼杂草丛生,有的比人还高,脚下则尽是石子、水泥块、破砖碎瓦等。记者用铁锹试着铲了铲土地,发现土质十分坚硬。

  村民陈先生介绍,2年前,这里还是水稻田,共178亩,但因有人不断填埋建筑垃圾,才变成如今的模样。他指着一旁的菜地说,稻田原来低于菜地,现在则高出菜地近3米。

  62岁的刘婆婆说,她家5口人,共有3.27亩水田,一年能收获数千斤稻谷。2013年底,村里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说要办产业园,解决村民就业,每亩田地给予1500元青苗补助。当时,她和老伴都在附近一家钢厂打零工,种田精力有限,便同意了。

  让她没想到的是,她家的水田里很快填满建筑垃圾,而所谓的产业园,至今仍不见踪影。

  村民万婆婆说,这片水田原是红胜村一至五组的“养命田”,被垃圾填埋后,大部分村民只得到附近钢厂打工。如今,因钢厂清减员工,大家都失业在家,而水田又无法耕种,不知今后靠什么维持生计,希望村里清走垃圾,还田复种。

  村民说有人借填埋垃圾获利千万

  好好的水田,为何变成了建筑垃圾填埋场?村民们说,是武汉红胜联发商贸有限公司(下称“红胜联发公司”)所为,该公司的办公地点,就在红胜村村委会办公楼里。

  楚天都市报记者看到,红胜村村委会办公楼大门旁,挂着红胜联发公司的招牌,但在楼中没有找到该公司的办公区域。红胜村村委书记付刚建说,该公司已经搬到了一户村民的家里办公。

  记者随后找到这户村民家,发现屋外没有公司招牌,屋内也没有办公人员,只有一些健身器材。

  红胜联发公司为何要在农田里填埋垃圾?付刚建称,村里原本准备在这片水田上建产业园,为此,2013年底与红胜联发公司达成口头协议,请该公司填土抬高。该公司于是将其作为建筑垃圾填埋场,并向倾倒垃圾单位收取费用。在此过程中,村委会没有拿一分钱。

  那么,红胜联发公司收了多少垃圾填埋费?村民们根据市场价估算,金额可能高达上千万元。

  青山区白玉山街道办事处副书记程国平说,2013年底,红胜村决定建产业园时,回填水田还要花钱买土;后来外面运来的渣土多了,一段时间内,双方各自不收费;再后来,渣土越来越多,填土单位需要倒付钱,一车垃圾的价格从20元涨到100多元。2年来,红胜联发公司到底赚了多少钱,对外人来说是一笔糊涂账。

  村委会和街办称已改为建设用地

  对于村民们要求清走垃圾、还田复种的呼声,付刚建称,2013年底举行的村民代表大会上,村民代表一致同意拿出178亩土地建产业园,引进项目、发展经济,解决村民就近就业,提高土地经济收益。目前,这178亩土地已经变成建设用地,不再是农业用地了。

  程国平也表示,大约一年前,规划部门已将这178亩土地的性质,从农业用地调整为建设用地。但是,过去2年来,街道和村委会虽然多次招商,至今仍没有企业进驻,所以相关证件一直没有办下来。

  178亩农田不能再种植,原来靠这块土地生活的农民,其生计该如何改善?程国平称,红胜村附近钢厂大量裁员,的确给村民的生活带来冲击。目前,街办、村委会正在努力,希望红胜联发公司能拿出一部分收入反哺村民。不过,该公司的三名股东,一个因打架斗殴被拘留,一个经常找不到人,一个虽然住在村里但股份较少。街办准备等三名股东凑齐了,请他们算一算从回填农田中获利多少,争取为村民谋点福利,如春节时给每户发一袋米、一壶油等。

  国土规划部门称系非法占用农田

  红胜村被填埋的178亩农田,真的已经变成建设用地吗?11日,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青山分局给予了否定的回答。

  该局工作人员介绍,不久前,他们接到村民投诉后,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发现建筑垃圾非法占用农田,当即叫停了回填行为。

  另外,红胜村村委会曾声称,被填埋的178亩农田临近青山区环保科技园,该村拟在此建设市场,并已向白玉山街道办事处上报。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城乡建设项目应符合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涉及农用地转用和征收的,应按照程序办理征转用手续,但截至目前,红胜村尚未办理该农田的相关手续。村民代表大会同意在农田上建产业园,只是村里的私下行为,不具备土地变更的法律效力,因此,这片土地原有的农田性质不变。 (记者李曼英、摄影:记者萧颢)

【编辑:左盛丹】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