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地坑院里的“红”与“黑 ”

2016年02月16日 08:5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三门峡2月16日电 通讯:中国地坑院里的“红”与“黑”

  中新社记者 李贵刚

  中国地坑院又称天井窑院,是古代人们穴居方式的遗留,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如今,这些堪比福建土楼的地坑院却面临着退出人类居住舞台的尴尬处境。

  中新社记者连日来实地探访了有着“中国天井窑院文化之乡”之称的河南陕县,这里的地坑院是迄今为止中国保存数量最多、最完好的,也是最有故事的。

  冬日的庙上村一如往常一样,依旧是一番“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的景象。这也是地坑院独有的奇特景象。

  长期致力于地坑院研究的河南省陕县文化馆馆长尚根荣指着一处保存完好的地坑院介绍说,每逢良辰吉日,这里都会举办几场古老的乡村婚礼。他表示,当地在开发和保护的同时将传统文化与当地婚俗文化结合起来,专门承接“红事”(当地指婚嫁等喜事)。

  同时当地政府还将剪纸、蛋雕、泥塑、布艺、舞狮、婚俗表演、“十碗席”等30多项文化活动和民间艺术与地坑院文化结合了起来。此举每年吸引了不少慕名而来的海内外游客,也使得了当地民众的经济收入一线飘“红”。

  如果说庙上村的地坑院是因“红事”一炮走红的话,那么南沟村的地坑院出名便在于这里既有别样的“红”也有独特的“黑”(当地指黑色剪纸艺术)。

  “红”指的便是年逾古稀的刘孟仓和老伴贠月英夕阳红式的爱情,以及他们老夫妻依靠黑色剪纸而成为“中国剪纸第一村”的红人、名人,并受邀出席北京奥运会等官方活动。

  走进这对老夫妻居住的窑洞,触目皆是黑色。墙壁、楹门、窗户贴满了黑色的剪纸作品,就连床头、中堂也是贴黑。一张偌大的桌子上也排放了一堆清一色的花草鱼虫形象的黑色剪纸作品。

  在常人眼中,黑色有着不详的寓意。不过,老夫妻看上去似乎丝毫没有忌讳,他们坐在干净整洁的炕头上,一边剪纸一边对唱着当地的民间小调,其乐融融。

  “祖上传下来的。”在刘孟仓的记忆里,南沟村自古以来不仅仅是崇尚黑色剪纸,更有趣的是剪纸的人逾九成是男性,女性则负责饮食起居等琐事。

  那么,地坑院里的人们为何对黑色情有独钟呢?在河南陕县南沟剪纸协会会长任更厚看来,这与夏朝崇尚黑色有着必然的联系。“尤其是这里许多的窑洞和民房的门窗依然保留传统的木方格形式,提供了大显身手的‘阵地’。”

  据考证,“尚黑”是中国夏文化遗存,豫西是夏文化的衍生地。夏代崇尚黑色,以黑色为高贵、庄重之色,视黑为色中之王。

  任更厚表示,在重大活动和节日里,当地人们都会制作包括剪纸在内的一切黑色饰品来装扮气氛,黑色剪纸被大量使用,这和中国其他地方忌讳黑色形成鲜明对比,十分罕见。(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