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探访中国中部唯一国家气候观象台

2016年03月22日 15:2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合肥3月22日电 (王兵 吴兰)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今年的主题是“直面更热、更旱、更涝的未来”。

  3月的皖南,春意盎然。中新网记者走进千年古城安徽寿县,探访中国中部地区唯一一个国家气候观象台,一个已有60年连续的气象观测资料、中国五个国家气候观象台试点站之一、中国仅有的8个保留人工观测台站之一的寿县国家气候观象台。

  寿县地处淮河两岸,位于中国南北气候过渡带之中,受东亚季风区影响,此间区域天气最为复杂繁多,冬春干旱少雨,夏秋闷热多雨,冷暖和旱涝转变急剧。

  “这里能遇到干旱、暴雨、极寒、暴雪等各种极端天气”。寿县气象局局长童应祥介绍,与普通气象台不同,这里主要任务是长期观测各类气候现象,研究的时间跨度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

  寿县气象站始建于1955年,积累了长期、连续、稳定的地面、通量等气象观测数据,经历了国家基本站、基准气候站、国家气候观象台的发展历史,现占地300亩,位于稻麦轮种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内。

  观测员赵森每天会到观测场来多趟,收集气温、湿度、风向、日照等各种气象数据。她说,作为中国仅有的8个保留人工观测的台站之一,每天实行24次人工定时观测,这是为了保持观测方法和观测手段的延续性。

  离人工观测场不远,有一个“毫米波测云雷达”的设备,宛如漏斗倒扣田间,里面布满乒乓球大小的球体。“这是一部声雷达,用于探测大型天气过程中各种天气要素。了解区域气候变化成因、影响,分析其未来发展趋势。”工作人员说。

  童应祥说,这里是基于全球气候观测系统和中国气候观测系统框架,以开展淮河流域能量与水分循环过程长期系统监测以及灾害性天气野外科学试验为目的,而建立的气候观象台。

  目前该观象台拥有地面、高空、大气成分、陆地变量、通量等5个观测系统,精确地记录此间气候变化数据,解码天气风云变化,为区域气象防灾减灾、农业科学生产等方面提供精准的气象监测信息。例如,实时提供田间气象条件、土壤水分、叶面温度等农田生态监测信息。

  据介绍,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评估报告认为,全球平均地表温度显著上升,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出现频率与强度增加,对自然生态和人类经济社会系统造成重大影响。《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明确提出要加强气候变化系统观测能力。

  为获取高准确性、高精度、能够反映年代——世纪时间尺度变化的气温、降水等基准观测资料,中国气象局在不同气候关键区,选择了安徽寿县、内蒙锡林浩特、甘肃张掖、云南大理、广东电白这5个具有区域代表性的气象观测站,建设用于开展长期、稳定、连续的气候观测的国家气候观象台,开展气候观测与技术研发与试验。

  据了解,寿县国家气候观象台还承担过大量中外科学试验。例如,中日合作研究项目“淮河流域能量与水分循环试验(HUBEX)、中美合作大气辐射综合观测试验研究(AMF)等各类科学试验。(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