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爱心墙"为何矗立仅13天——一项公益活动半途而止背后

2016年04月13日 18:38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 

  新华社西宁4月13日专电 题:“爱心墙”为何矗立仅仅13天——一项公益活动半途而止的背后

  新华社记者徐文婷

  近年来,全国一些城市相继出现了捐赠衣物的“爱心墙”,引起众多网友的点赞。然而,近期由青海省西宁市城通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团支部发起的“爱心墙”,仅仅13天就无奈终止。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原本是传递爱心和助推社会公益的一项好活动,遭遇了现实中的尴尬?

  爱心传递半途而止

  “如果有不需要的衣服、物品可以摆放在这里,需要的人可以拿走,剩下的会有人整理邮寄给贫困地区……”3月26日,位于西宁市繁华地段南大街地下通道里的“爱心墙”被网友晒出照片,一时间“朋友圈”转发、留言不断。前来捐衣物、挑衣物的人络绎不绝,小小的通道里传递着温暖。

  南大街居民解芳说:“前几天看到很多人在挑衣服,还有专门从周边县城过来挑衣服的,非常受欢迎。”

  路过此地的出租车司机达选春认为,这是一件利己利人的好事。“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大人、小孩不穿的衣服很多,有时自己想捐赠又怕网上找的地址不准确,扔进垃圾堆又太可惜。”达选春说。

  然而,这面好评不断的“爱心墙”,却于4月7日宣布关闭。

  记者近日来到此处,原本熙熙攘攘的“爱心墙”边空空荡荡,衣物挂钩、置物架已被撤走,墙上一封城通公司团支部的公告揭示了原因:由于部分市民在翻找合适衣服时,将其他衣物散落在地上,造成了地下通道卫生混乱,引发了通行、市容等不良问题,受到市民投诉,因此暂时撤销“爱心墙”。

  做好事方式不能粗放

  虽然“爱心墙”已关闭了好几天,但一些不知情的市民还是拿着打包的衣服前来捐赠。

  在南大街地下通道值班室里,环卫工人牛满庄正在分拣这些衣物。他指着地下通道出口说:“前几天来挑衣服的人很多,旧衣服高高堆到齐腰位置,通道里乱糟糟的,气味也很难闻。”

  南大街通道临近西宁市十一中和南山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赵遵然每天都要经过这条通道,“我知道这是在捐赠,是好事,但我觉得衣服不应该堆在地上。”

  “我们每天都会派工作人员前去整理,但员工都有自己的工作,不可能24小时盯在那里,整理完了很快就会乱了。”城通公司团支部工作人员说:“每2至3天我们会统一打包邮寄,但这样大规模的公益活动对于我们来说确实有点困难。”

  据统计,“爱心墙”投入13天累计捐助衣服一万余件,很多衣服已邮寄到了牧区的寄宿学校。后期,该公司会改变捐赠方式,采取提前公告、定时定点收取衣物的方式开展爱心公益活动。

  公益捐赠管理需到位

  此次西宁市“爱心墙”关闭并非偶然事件,近年来国内有多个城市的“爱心墙”也曾发生因过多赠衣滞积、影响道路通行被叫停的例子。

  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肖莉认为,这种状况最主要的原因是管理不到位。

  首先,适合做“爱心墙”公益活动的应该是在旧衣捐赠领域积累了经验的机构。如果是非专业机构,最好先做好立项调研,评估风险,制定可行性方案。

  第二,“爱心墙”类的公益活动服务于城市中的低收入群体,所以选址最好在生活区内,不宜设在人群太密集的繁华商业区等地段。

  第三,设立“爱心墙”的团队要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并在现场严格把关,不合格的捐赠坚决不上墙、不发放。

  专家建议,要做好“爱心墙”的日常管理,还需要政府完善机制,由民政、城管多部门配合,最好建立一支相对稳定、分工明确的志愿者团队。志愿者可以从“爱心墙”所在社区的居民或者大专院校学生中招募,因地制宜改善和调整服务。

  专家认为,新事物在落地过程中,常有一个适应、调整、改进的过程,像“爱心墙”这样的好做法,起步之初,更要鼓励包容,为其创造条件。

【编辑:朱念】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