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信息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面向社会征集“历史的印记”

2016年07月06日 21:1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面向社会征集“历史的印记”
    2002年12月12日,倪翠萍老人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落成的以倪翠萍为原型的幸存者铜像前展示身上的伤口,控诉侵华日军暴行。2011年10月1日下午,因帕金森病医治无效,倪翠萍在南京桥北新村的家中去世。 泱波 摄
2003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秀英参加和平集会。1947年,南京军事法庭公审南京大屠杀主犯谷寿夫时,李秀英曾出庭作证。此后还远赴日本,控诉侵华日军暴行。2004年12月,老人因病去世。 泱波 摄
2003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秀英参加和平集会。1947年,南京军事法庭公审南京大屠杀主犯谷寿夫时,李秀英曾出庭作证。此后还远赴日本,控诉侵华日军暴行。2004年12月,老人因病去世。 泱波 摄

  中新网南京7月6日电(记者 申冉)世界记忆,家国情怀。为了更好的搜寻历史印记,缅怀遇难同胞,以史为鉴、面向未来。6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始面向海内外媒体、社会各界征集有关纪念馆建馆历程、南京大屠杀历史、侵华日军强征“慰安妇”历史以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摄影作品,并于活动结束之后,将举办“历史的印记”专题摄影展。

  据了解,本次征集的摄影作品拍摄时间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47年第一次公祭遇难同胞起至今的江苏、南京地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寻访南京大屠杀证据和遗迹的历史资料图片;第二阶段为纪念馆1985年建馆至今的各时间段,各界留存的有关抗战、南京大屠杀、“慰安妇”题材的影像资料作品。此外,纪念馆还将同步征集刊登上述内容的报刊、杂志等史料文物。本次征集活动首轮征集截止到2016年12月31日。

  当日,江苏省新闻摄影学会采访基地也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正式挂牌。“今年三月刚刚换届的江苏省新闻摄影学会,是全省新闻摄影人开展业务交流、提升业务水平的组织和平台。多年来,‘为时代留影、为历史存档’成为一代代新闻摄影人的责任担当。这支队伍中,既有一批亲历并记录重大历史事件的老一辈摄影人,又有年富力强奋战一线正在记录历史的摄影人,积累了一大批体现这次征集活动主题的珍贵资料。相信此次通过新闻摄影学会这个平台,双方将有效整合资源,推动更多的摄影人积极提供珍贵史料,加入到专题影展活动中来。”南京晨报总编、江苏省新闻摄影学会常务副会长陆峰说。

  在现场,江苏省新闻摄影学会秘书长、新华传媒集团视觉中心副主任肖勇把在去年抗战胜利70周年前夕拍摄的一组“抗战老兵”系列集结成书捐赠给了纪念馆。

  中新社摄影记者泱波在现场展示了二十年来他所拍摄的跟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慰安妇题材、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相关的照片,其中一张照片在当时发表后直接促成了拉贝故居的修缮和开放。他说,“镜头中定格的历史,会有别样的力量。举办这样的活动,既能凝聚更多的社会力量收集、记录相关历史,未来也能让更多的人通过这些画面,让这段特殊的历史在心里留下更深的印记”。(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