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甘肃榆中引黄河水提灌50载 惠101行政村23万民众

2016年09月26日 21:1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兰州9月26日电 (张宏)50年前,世代靠天吃饭的甘肃榆中,兴修水利,建成水渠百余公里,从兰州桑园峡(榆中西)将黄河水引入宛若一条飘带流到榆中东,有效灌溉耕地面积18万亩,彻底结束占全县一半人口靠天吃饭的历史。

  这项工程叫三角城电力提灌工程(简称三电),于1966年6月开工建设,1979年渠系工程全面建成,共建成干渠4条91.6公里,支渠62条175.95公里,泵站80座,最高提水16级,总扬程728.8米,把黄河水从海拔1493米的桑园峡,经金崖、定远、连搭、甘草12个乡镇,101个行政村,东送达距离黄河岸边58公里的高崖镇,西提至海拔2131米的兴隆山脚下,建成了甘肃省最早的高扬程电力提灌工程,已累计为灌区供水13亿方,灌溉面积1085万亩次,年均供水183天,供水量3000万方。

  榆中县委书记王晓宁说,榆中人民以愚公移山的毅力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凭着引水上山的豪情,克服千难万险,在那个资源极度匮乏的年代里,人拉肩扛、风餐露宿,战酷暑、斗严寒,经过几代三电人的不懈努力现已发展成为年供水量4000万方,有效灌溉面积18万亩,彻底结束23.6万人靠天吃饭的历史。

  榆中县隶属于甘肃省中部,属于温带半干旱气候,是甘肃省18个干旱县之一,长期以来,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全县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

  三电工程管理处副主任丁丙午称,三电的建成,结束了榆中县盆地严重缺水的历史,彻底改变了全县农民吃粮靠国家,花钱靠救济的局面,为榆中川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发挥做出了积极贡献。

  丁丙午说,三电工程运行前后相比,灌区农民收入大幅提高,种植结构不断调整,经济类作物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种植面积逐年增多,温室大棚、蔬菜、花卉等种植面积和品质不断增加,尤其蔬菜种植发展最快,目前已成为兰州市的主要蔬菜生产基地和全国高原无公害蔬菜基地。

  丁丙午表示,三电工程已成为榆中农业生产的命脉工程、经济发展的基础工程、生态建设的骨干工程、工业项目的主力工程,对全县粮食生产安全、经济快速增长、精准扶贫脱贫、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人水和谐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