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高校双11停课半月派学生拣包裹 不去不给毕业证

2016年11月04日 18:17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 

  小羽是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大二女生,今年刚从增城校区搬来天河粤垦路校区的她本来兴奋劲还没过,不曾想9月份的一则通知,让她心烦起来……

  原来小羽所在的工商专业班接到通知,让整个班60人集体在“双11”期间停课前往增城阿里巴巴物流公司做包裹拣递。而且此次实习被学校编进教学计划,与学分挂钩。如若缺席修不满这十几个学分,则不可能得到毕业证书。

  半个月内全部停课 到物流公司拣包裹

  9月份,收到通知后,小羽所在的班级炸开了锅。“我从一开始就明确表示不想去。”小羽说道,“你说要是做点有技术含量的实习就算了,现在是逼我们在流水线上拣包裹。如果不是“双11”那些企业极其缺人,学校根本不会强制让这么多人都去的。”

  随后小羽给记者展示了相关通知截屏。“阿里巴巴物流配送公司,包裹扫描,贴签。包吃住,10元/小时,每天工作8小时,有时工作10小时。11月1日—15日,增城区新塘镇。每个人都要去” 。

  看到10元一小时的通知,小羽十分气愤:“一个人一小时才10元钱,像我出去打工,好点的都要18元一小时。这里面学校拿了多少回扣我不知道,正常在我们校园里做这种工厂代理的,一个二级代理招到一个人的回扣都有700块。”

  在广州百姓网论坛上,记者看到了10月17日发布的标题为“菜鸟物流(即阿里巴巴)大量招聘临时工”的帖子,里面的小时工价为一小时14元。而2015年出台的广州市最低工资标准,非全日制职工小时最低标准为18.3元一小时。

  数百人被强制实习 且与毕业证挂上钩

  本准备坚决不去实习的小羽,在接到了另一个通知后,却彻底泄了气。

  班委通知小羽,此次实习,被学校编进教学计划,与学分挂钩。一次实习等于十几个学分,如若缺席修不满这十几个学分,则不可能得到毕业证书。

  “大家都是被‘不去实习就不给毕业’给吓蒙了。”小羽无奈地笑了笑。紧接着小羽班级又出了通知,有心脏病等才可免除实习,并还需要向老师电话说明原因。

  “老师就是商人,榨取我们的劳动剩余价值。找不够人,就把黑手伸向我们。”在小羽同学群里,有同学这样吐槽。

  据小羽介绍,像这样“双11”期间学生集体去物流公司实习的情况从去年已经开始。小羽不理解的是,如果实习真像学校所说是为学生考虑,为何不是物流专业的学生也要去物流公司实习?“今年除了我们班去,还有物流专业和文秘专业的学生,物流专业不只是大二,连大一都要去,一共有三百来号人要去那里实习。”小羽说。

  校方说法

  一切按教学计划走

  学校并未收一分钱

  根据小羽提供的联系方式,羊城晚报记者联系到了专门负责此事的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林老师。

  “我们所有实习都是按照教学计划走的,你不实习,学分不修满就是不行。”听闻学生投诉,林老师情绪不免激动,“这种跟岗实习各个学校各个专业都有组织。现在的学生就是跟我们那个年代不一样,他们有小情绪就是因为部分人在外面有兼职,害怕去实习会影响兼职。”

  “我们的教学计划都是早在学生入校前就已经制定好的,都是学校教务处通过的,不存在违规问题。”

  据记者了解,林老师口中所强调的教学计划,是每个专业负责人每两年制定一次,身为工商专业的负责人,林老师将跟岗实习写进了教学计划中,并且占到了十几个学分。而一节正常的教学课一学期下来不过两个学分。

  对于为了实习将两周课程冲掉,林老师表示学校有两种方式补课,一种是专业课老师去现场指导学生活动当作抵课,另一种像是思政课等公共课则放在15日以后随堂延时补。

  “也就是一周的课,要补起来还是比较容易。”林老师说道。

  “不是1日到15日两周的时间吗?”

  “两周和一周没有很大差别。”林老师立马解释道。

  在记者提出工资过低的疑问时,林老师则说:“这个每小时10元钱是补贴,不是工资。并且是企业直接给学生派发,我们老师并不经手。眼下是大企业主动找我们,包住宿和午餐、晚餐,给学生锻炼锻炼不是很好吗?”

  “学校到底有没有收过企业相关的酬劳?”记者不禁疑惑。

  “没有,一分钱都没有。”林老师信誓旦旦。

  不管学校到底有没有收取企业的回扣,小羽和她的同学们都免不了装上电脑拿好行李,搭上大巴去往新塘,开始15天的实习生涯……

  文/羊城晚报记者

  许琛 宋昀潇

【编辑:高辰】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