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教师推销编书被学校制止 回应:锻炼同学表达能力

2016年12月20日 04:25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 

  12月16日,宜宾学院多个学生在微博发文称,该校“公务员考试”选修课的教师郭五林在QQ群里发布消息称,凡购买其编写的申论教材的同学,每买一本书期末考试时加5分,每人最多可以加20分,由此引发众多同学不满。

  昨日,郭五林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解释称,不是让同学一人买四本书,而是让学生帮忙卖书,为了锻炼其表达能力,提升公务员考试面试技能。宜宾学院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就上周五要求郭五林老师停止加分做法后,昨日学校在会议上决定,要求郭五林老师提交书面检查,其他处理意见等校长回复后再确定。

  老师课堂推销 称买书考试时加分

  近日,四川宜宾学院学生在微博上反映,“公务员考试”课的老师在“宜宾学院2017年公考班”群里发通知称,凡购买了《申论三级飞跃法》教材(30元/本)的同学,加平时成绩5分,而且每销售1本此书加5分,最高可加20分。

  该校王同学告诉记者,这门申论课为选修课,且是网络教学,所有同学通过老师分享的视频学习,并在QQ群里分享有关课程信息。其授课老师是文学与新闻学院的教授郭五林,全校共有230个学生选修了这门课,“这门课应该是两个学分,我们大一期末时随意选的,也没注意是网络课程的形式。”王同学回忆。

  据该校多个同学反映,该选修课程9月4日开课,课表显示每周五一次课。“第一天上课时,我们见到郭老师,他给我们介绍了课程内容,还推荐自己编写的《申论三级飞跃法》教材。中途在课上播放推销某白酒的视频广告,让我们帮他拉赞助,说低于一万元的赞助费就算了。”王同学称,当时同学们都表示吃惊,不太理解老师的做法。

  在学生曝光的聊天记录截图中,郭老师说明期末考试成绩实行20+20+60的计数算法。其中20分为抄书部分,另一个20分为买书售书部分,60分为考试成绩。

  令大二的李同学最为不解的是,郭老师开始称自己手里只有30本教材,让学生合伙购买后,要求每个人再抄写一份,也不让复印,之后又说买书算作考试成绩。“现在哪里还有这么教学和考试的?”李同学称,当时群里许多人表示不满和抗议。

  学校称已要求当事老师写书面检查

  昨日下午,宜宾学院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就此事回复新京报记者称,郭五林老师让学生买书加分的做法属个人行为,违反教学规定,学校在调查后,已进行严肃批评,让其停止买书加分的做法,并向学生致歉。学校内部会议讨论决定,将要求郭五林教授上交书面检查,之后还有一些书面处理意见,在等待校长回复后,再予以确定。

  关于这门课程的网络教学做法,该负责人称,该门选修课是2016年第一次开课,作为教学改革试点课程,规范性还不够细致。开设课程之初,郭五林教授在提交的教学方案中提出:将讲述课程基本内容、要求;提供纸质、视频资料供学生自学;在其开设的公务员申论培训平台上为学生解答疑问,展开交流;开展5次集中培训指导、讲座报告。“据了解,这些教学方案也都实施了。”

  ■ 对话

  当事教师:卖书锻炼同学表达能力

  买书加分事件发酵后,昨天下午当事教师郭五林接受了记者的专访,他称初衷并不是强行学生买,是为学生考虑才这么做,他说公务员课程考试可以锻炼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20分加分项算面试成绩。

  不买书也不影响

  新京报:这项买书加分的规定是如何制定的?

  郭五林:我开课之后,和五个选定的课代表商量过这个方案,他们都觉得挺好,没有异议。就让他们通知下去买书加分的期末安排。

  新京报:为什么让学生买书?

  郭五林:如果学生不愿意买教材,上课没有书也不方便,这本书定价38元,我让学生卖30元,我再给他们返10块钱红包回去,这样他们卖3本,就是30元,教材费就赚回来了,不是强行要求买四本书,也是为学生考虑才这么做。

  新京报:这么做的初衷是什么?

  郭五林:公务员考试分三部分,申论、行测和面试。我让他们帮忙卖书也是锻炼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期末那么多人进行面试考试也不现实。把能否卖书作为评价标准一举两得,所以20分的加分项也是算作面试成绩。

  新京报:是要求同学们必须买书吗?

  郭五林:不是硬性要求,不买他们考试也能及格啊。我的课件都上传在群里,不买书也可以学习。

  新京报:为何把抄书算作平时成绩?

  郭五林:对,平时成绩包括抄公文。公务员课程不像其他学科要求创新,公务员考试的文风和思维就是固化的,抄书能够帮助他们形成符合考试要求的定式。

  和学生缺乏沟通 有些误会

  新京报:你认为这种方式妥当吗?

  郭五林:我长期从事这方面工作,之前出版过六本申论方面的书,这次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我的学生都能考七八十分,成果是很高的。

  新京报:学生们都是什么反应?

  郭五林:有人赞成,也有个别一两个同学反对。

  新京报:后来为什么取消这个决定了?

  郭五林:这几天一直有媒体介入,我看到有报道之后就立刻在群里宣布取消了。

  新京报:学校知道这件事吗?

  郭五林:这是我个人行为,与学校无关。但事情发生后,我和领导汇报了情况,也和宜宾舆情办解释了,他们都表示理解,没有再追究此事。

  新京报:以后决定怎么安排教学和考试内容?

  郭五林:我觉得可能是网络课程的方式,让我和同学们缺乏沟通,有些误会。以后这种课可能我也不接了,具体考试安排的改变还是我和学生的事情,不便透露。

  ■ 追问

  教师这种行为是否合法合规?

  专家称属于变相强制,应追究老师的责任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郭教授要求学生买书加分的做法明显违规。《教师法》第八条第五款中关于教师应当履行的义务有明确规定: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郭教授向学生推销自己编著的参考书,并与考试或总评成绩挂钩,学生不买就等于受到惩罚,属于强制要求学生购买参考书的行为,而考试内容使用了自编参考书的内容也属于变相强制,应追究老师的责任。

  熊丙奇表示,推荐自己的参考书是可以的,但是学生是否购买,老师不能干涉。

  记者注意到,近些年,学校老师推销售卖自己著作的情况时有发生,2015年,曾有媒体报道称,中央民族大学一名副教授向学生强制售卖自己编著的书籍;另有不少高校学生称,每到开学之际,许多课程的任课老师都会向学生推荐自己编写的教材。老师多数以自己编写的书籍与考试内容比较相关为由,变相要求学生购买。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学校考核、评价教师的体系对教师有编写教材的要求,大学教师多数都要参加项目课题,参与教材和学术出版物的编订,作为考核参考要素。教师编写的教材内容多数是重复且没有学术贡献,且不少是教师自己出钱请出版社帮忙印发,所以可能存在要求学生购买的现象。

  熊丙奇称,每个高校都应该有教师伦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学校相应的规范,管理和调查教师的违规行为。现在这块的机制不完善,所以高校里教师一些违背师德,扰乱正常教学秩序的行为常有发生。

  记者注意到,2014年7月,教育部发布《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规定》,为教师划定的“红六条”中指出,严禁通过向学生推销图书、报刊、生活用品、社会保险等商业服务获取回扣。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赵蕾 实习生 邱碧漪

【编辑:罗攀】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