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第六产业”风靡河北田园:“大园区”来了“小业主”

2016年12月28日 13:4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石家庄12月28日电 题:“第六产业”风靡河北田园:“大园区”来了“小业主”

  作者 鲁达 郝烨 高红超

  当了半辈子农民的梁增书终于下定决心,将自家3亩旱地以土地入股形式流转给产业园区,自己也“变身”成为园区工人。

  梁增书所说的产业园建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田营村。该村多高岗旱地,粮食产量常年低下,村民过去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人民币,下同)。近几年,该村通过发展“第六产业”脱贫。

  “第六产业”是指通过鼓励农户搞多种经营,不仅种植农作物(第一产业),而且从事农产品加工(第二产业)与销售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第三产业),以获得更多增值价值。“1+2+3”等于6,“1×2×3”也等于6,“第六产业”由此得名。

  河北是东部人口大省,当前还有62个贫困县(区)、7366个贫困村、310万贫困人口。为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当地把脱贫攻坚与美丽乡村建设、山区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发展、乡村旅游发展“五位一体”统筹推进,农业园区建设如火如荼,“第六产业”悄然兴起。

  记者走访田营村时了解到,2013年,该村建起平山县润众现代农业园区,并专门聘请中国农业大学相关专家实地考察,制定了一套符合当地资源特点的农业发展方案。

  “这是田营村以前的农田。”园区经理梁腊八指着不远处一片荆棘遍野的贫瘠山坡说。与荒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对面新建了一座座现代化农业大棚。“到明年时,这里的大棚数量将达到300个。”

  大棚西南向,是一方草木环绕的蒲草荡。按照规划,这里将建成一座占地1200亩,集垂钓、赏荷、戏水于一体的休闲度假区。

  梁腊八说,目前该园区既有以食用菌种植、特色林果种植和肉牛养殖为主的第一产业,还有以食用菌装袋、灭菌、接种为主的第二产业,并进一步衍生出了以果蔬采摘、休闲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

  园区还采用了“大园区、小业主”模式,即“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贫困户可通过土地、山场、闲置农宅等资产入股,获得资本、务工、分红三种收益。

  对于以土地入股的“小业主”梁增书来说,除土地红利外,他每月通过在园区打工可挣得2000元工资。此外,他还承包了园区一座大棚,增加不少额外收入。

  平山县另一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葫芦峪,同样将“第六产业”发展得红红火火。当地不但栽植核桃树和其它树种,同时发展苗圃、养殖业等,集观光采摘、农家乐体验、有机农产品销售于一体,吸引了大批城里人前往体验“乡村游”。当地村民通过土地入股、出租土地、到园区务工或承包果林等方式获得了极大收益。

  河北省扶贫办规划项目处副处长耿锋先称,在脱贫攻坚实践中,河北始终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贫困民众增收脱贫的重要举措来抓,每个贫困县都有脱贫致富的案例。

  据河北省扶贫办统计,通过支持贫困地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2016年前三季度,该省62个贫困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37元,同比增加832元,增长13.0%,高于全省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速5个百分点。截至2016年12月底,建档立卡系统中标注脱贫人口105.4万人,圆满完成年初制定的100万减贫目标。(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