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北京复员军人因师傅病逝时嘱托 照顾其新疆妻儿26年

2017年02月08日 12:5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北京复员军人因师傅病逝时嘱托照顾其新疆妻儿26年
    73岁的再纳普罕·阿西木和63岁的郭文生夫妇与儿子文永军一家人合影(从左到右)。 杨婷婷 摄

  中新网洛甫2月8日电 (史玉江)北京复员军人郭文生28年前到新疆闯荡,师从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四川籍复员军人文才英,因师傅病世前的一句嘱托,仅1年师徒之情的郭文生接过重担,照顾师傅的妻儿近26年,并给她们了一个完整的家。

  或许这件只在影视剧上看到的故事,却真实地存在于南疆和田地区一个普通的村落中。如今,郭文生一家仍幸福地生活在南疆,而在当地,这特殊的一家人已传为佳话。

  近日,记者来到新疆和田地区洛浦县恰尔巴格乡丘拉克铁热克村,见到了郭文生和年长他10岁的妻子再纳普罕·阿西木。

  村里人亲切称呼郭文生“夏格热木”

  今年63岁的郭文生,23年前和再纳普罕结婚,当时她已有四个孩子(二女儿因患白血病已去世),俩人辛勤劳作赚钱扶养的三个孩子,现都已成家。

  “当时我们语言不通,我听不懂她的话,现在她能说简单的汉语。”郭文生告诉记者。

  郭文生因长期生活在维吾尔族语言环境下,已能说不少地方语言。“我已习惯在这个村里生活,和同村里的人也经常往来。”村里人还给他起了个好听的维吾尔族名字:“夏格热木”。

郭文生和再纳普罕?阿西木。 杨婷婷 摄
郭文生和再纳普罕·阿西木。 杨婷婷 摄

  一次偶然机会邂逅文才英

  从小在北京大兴长大的郭文生年轻时当过兵,复员回乡后,在家种地,因家里经济条件不好而未成婚。

  当记者问他为什么不在北京发展时,郭文生说,“那个年代,我只有小学文化,复员后也没什么手艺,就想着到新疆能找份工作。”

  1988年,郭文生和一位同乡好友商量后,一起到新疆闯荡。辗转到和田后,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郭文生和同乡租了一间房子,在当地打些零工。

  2年后的一次偶然机会,他结识了文才英。“当时是冬天,我和朋友一起去买铁皮炉子,师傅打的炉子很好看。”郭文生回忆道。

  从此,郭文生有了学打铁皮炉子手艺的想法。在随后的日子里,他一有空就跑来看,文才英见他好学,开始用心教他手艺。

郭文生和他养的兔子。 杨婷婷 摄
郭文生和他养的兔子。 杨婷婷 摄

  文才英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曾获6枚勋章

  在四川长大的文才英年轻时也是一名军人,1978年在广州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3年后复员。在郭文生拿出文才英泛黄的退伍证上,记者发现他胸前挂了6枚勋章。

  因俩人都当过兵,有过相似经历,不善交流的郭文生与文才英话题也就多了起来。郭文生对记者说,师傅1988年到新疆和田,1993和再纳普罕结婚。

  “师傅比我大20岁,身体一直不太好。认识他时,知道他得了肺结核。”郭文生说,文才英很忙碌,没有及时去医院看病,后来病情恶化了。

  郭文生在北京种过菜,在文才英生病的日子里,他常去帮他家种菜。文才英就叫他搬到自己家住。“那段时间,我吃住都在师傅家,他们待我像亲人一样!”

  嘱托郭文生:替我照顾妻儿一家人

  1991年,文才英不幸患了肺癌。临终前把郭文生叫到跟前,嘱托他照顾自己的家人:“我快要死了,拜托你照顾我的老婆,你娶不娶她都行,把我的几个娃娃养大!”复述这句遗言时,记者注意到郭文生泪水盈满眼眶。

  郭文生知道文才英深爱着再纳普罕,放不下年幼的孩子,更理解他在弥留之际的无奈。“不能陪妻子一辈子,师傅不得不将孩子和老婆托付给我。”

  直到答应他的嘱咐,文才英才闭上双眼。郭文生是个内向的人,话不多,但一提起师傅临终前的情形,他当着记者的面哭了起来。

  焦灼后决定:给孩子们一个完整的家

  文才英去世后,郭文生经常带些好吃的来看望她们,帮再纳普罕干些体力活。

  郭文生坦言,当时并没想过要跟再纳普罕结婚,“我只答应师傅照顾他的老婆和孩子。”但她一人要养活几个孩子,一家人过得很苦。

郭文生是再纳普罕?阿西木前夫文才英的学徒,1990年跟师傅学打铁、制作铁皮炉子手艺。图为郭文生的退伍证。 杨婷婷 摄
郭文生是再纳普罕·阿西木前夫文才英的学徒,1990年跟师傅学打铁、制作铁皮炉子手艺。图为郭文生的退伍证。 杨婷婷 摄

  结婚是件大事,这让郭文生很焦灼!经过一段时间思考,“看着孤儿院把孩子接走了,一个女人艰辛地生活,我觉得必须给她们一个完整的家。”郭文生说。

  郭文生当时已40岁,他决定留在南疆照顾这一家孤儿寡母。他说,刚来这里时生活不习惯,跟师傅久了,吃惯了再纳普罕做的饭菜。“和我一起来新疆的朋友让我回北京,我对他说:‘我在这里有家了,不回去了’。”

  麦麦提图尔荪·文是文才英和再纳普罕的儿子,汉语名字叫文永军。他和妹妹在父亲去世后,被当地政府接进孤儿院抚养。

  郭文生和再纳普罕结婚后,把孩子们接了回来。“亲生父亲过世时我才8岁,后来我的新爸爸把我们从孤儿院里接了回来,我们一家人又团聚了。”文永军告诉记者。

  从此,郭文生种着家中的4亩地,平时养着鸡和免,农闲时卖冰棍赚些零用钱;妻子白天砍柳树枝,晚上编织鸽子筐(用于鸽子孵蛋)卖钱。

  家里现有40只黑鸡、20只兔子,儿子还养了10只大肥羊。“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住上了富民安居房,一家人过得很幸福!”郭文生告诉记者。

文才英残缺不全的退伍证,郭文生夫妇珍藏在家。 杨婷婷 摄
文才英残缺不全的退伍证,郭文生夫妇珍藏在家。 杨婷婷 摄

  73岁妻子的心愿:家中挂习总书记相片

  73岁的再娜普汗身子骨还很硬朗。她心里一直有个愿望:在家里挂上习总书记的相片。但郭文生夫妇在当地跑了很多地方,都未能如愿。

  郭文生告诉记者,洛浦县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海里且木·吐鲁普去他家义诊时,得知再娜普汗的心愿后,给她送来了装裱好的习总书记的相片。

  再娜普汗·阿西木当时很激动。她告诉记者,“我的最大愿望是能见习总书记一面。”

  当记者问郭文生想不想北京的家?他说,父母已去世了,兄弟姐妹们还在北京。“我唯一挂念的就是生活在故乡的兄弟姐妹”。(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