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济南一“老河长”的治污体验:从“九龙治水”到“河长承包”

2017年02月08日 14:41 来源:齐鲁晚报 参与互动 

济南曲水亭街南段的河段长负责制标牌。 本报记者 周青先 摄

  【2017山东省两会专题报道】

  今年省两会上,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加强江河湖泊环境保护,落实河长制”。截至目前,济南、青岛、日照……我省不少地市已经先后推行了河长制。河长制效果如何?运行中还有哪些问题?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齐鲁晚报记者 廖雯颖

  一条河 可能七八个部门管

  今年是省人大代表、济南市槐荫区委书记国承彦当“河长”的第五个年头。

  2012年,济南颁布《济南市河道整治管理实施方案》,率先实施“河长制”,区政府主要领导任总河长,相关街道党工委(乡镇党委)书记或办事处主任(乡镇长)任河段长,时任槐荫区长的国承彦成为济南首批11名总河长之一。

  河道治理的总体目标是“水清、河畅、岸绿、景美”,要实现这个目标却不是一个部门能搞定的。比如,环保部门负责河流水质的监测;河道综合整治管理,城区内的归市政,城区外的归水利;监管城镇餐饮业污水收集的是城管部门;监管农田面源污染物的是农业部门……如此令人“眼花缭乱”,出了污染问题,踢皮球的现象也或多或少存在。

  河长制的出现,让这些事儿都从一个门进,再内部分工。同时把流域与区域结合起来,实行属地化管理,治污责任落实到人。

  槐荫区辖区内共有包括腊山河、玉符河、小清河等27条河道。“有不少河流还是中下游,上游从城区带了不少垃圾污水,影响水质。”回忆刚当上河长那段时间,国承彦坦言“压力比较大”。

  “河长制最大的好处是落实了属地管理的责任,抓住了治污的源头。”国承彦说,随着机制逐渐完善、工作慢慢理顺,自己作为“总河长”,主要工作就是统筹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制定整体治理计划,再就是“管好钱袋子”,根据实际需求调度经费。“河道整治经费市里出40%,区里出60%。这几年市里、区里投入都比较大,比如腊山河改造,河道结合周边山体绿化等工程,连续三年投了几千万。玉符河光是绿化整治就累计投了六千多万。”

  “河长制” 确实有效

  当了四年多河长,国承彦说,压力虽没有一开始那么大,“头疼”还是会不时发作。比如辖区内的兴济河,因为历史原因,河道上建了家具市场等商业设施,带来不少垃圾,影响水质。“这些建筑不可能一拆了之,只能逐步清理。”

  又比如之前辖区内有一条河道,环保部门通知水质突然超标,经过会商发现,是下游修路堵住了河面,水排不下去,导致水质短时间超标。“我们赶紧通知下游,让他们及时处理。”排污管道堵塞、生活污水乱排、有市民把季节性河流当垃圾场……“河道整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河长制确实有效!”国承彦说,槐荫区对腊山河和玉符河的治理颇见成效,已经成为重要的城市景观,小清河源头湿地也成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来自济南市环保局数据显示,近年来济南河流水质整体持续改善。以济南最难治理的“排污河”小清河为例,2015年,国控小清河辛丰庄出境断面主要污染物COD和氨氮的浓度分别较2010年改善49 .3%和47 .9%。

  落实河长制,可加大考核惩处力度

  作为河流保护管理体制的一大创新,河长制衍生自河流水质改善领导督办制和环保问责制,目前已在全国包括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海南等多个省市推行。

  2016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要求全面建立省、市、县、乡四级河长体系。

  负责牵头对济南市内河河道整治考核的济南市市政公用事业局排水管理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市里的考核组每季度对各区进行考核,每月还会调度巡视、查看台账记录。“根据各项指标打分,考核打分结果连同整改意见会通报市政府和各区政府,市长批示督促整改。”

  年底考核结果和市财政拨款直接挂钩,比如本来拨100万的,打分低的,可能只给70万、80万了。”不过考核结果目前只在内部通报,并不对外公布。“如果对外公布打分排名,各个区的总河长和河段长压力就会非常大了。”

  这位负责人建议,加大对河长制的考核、奖惩力度。“省里要求进一步落实河长制,就可以打通省市区街道四级,工作开展就会更顺畅。”

  再者,通过街道乡镇办能够有效约束当地居民的日常行为,但是基层缺乏执法权,对乱搭乱建这类行为必须找城管执法局协调,“建议改进协作的手段、形式,让各部门都能有责有权,权责匹配。”

【编辑:左盛丹】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