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北京全面清理“奇葩证明” 重点清理“扯皮证明”

2017年03月21日 15:26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 

  本市今年全面清理“奇葩证明”

  重点清理因信息不共享产生的“扯皮证明”

  记者昨天从市政府审改办获悉,今年,本市全面清理市级党政部门及事业单位要求开具的各类证明及盖章环节,叫停“奇葩证明”、“扯皮证明”等,像企业和群众书面承诺即可证明的或者开具部门无权查证的证明一律砍掉,以减少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奔波,变“群众来回跑”为“部门协同办”。

  近七成基层证明

  “没意义”

  据记者了解,目前本市基层开具的各类证明共190余项,内容五花八门,几乎每天都有居民要求街道、居委会开各种五花八门的证明,例如“没有违法犯罪证明”、“某人在本社区被狗咬伤的证明”、“某人无吸毒史证明”等,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平均年受理量近万件。

  市审改办有关负责人介绍,调查发现基层证明几乎遍及一个人从生至死,包括婚姻家庭、住房服务、社会保障、收入财产、医疗卫生、户籍身份、劳动就业、政治审查、交通出行、教育服务等十余类,要求基层开证明的单位涉及市、区两级政府部门,以及法院、群团和银行、保险、民航、铁路等国有企事业单位。这些证明中,有的在社会管理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有的则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基层正常工作,损害了政府形象。

  “事实上,将近七成由基层开具的证明是‘情非得已’,虽然明知没意义,但又不得不开。”该负责人说。

  129项“奇葩证明”

  去年已取消

  去年,本市启动清理规范各类证明的工作,明确提出凡属于本市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事项或应由其调查核实的事项,不得要求申请人提供无法获取的证明材料,特别是针对由基层难以开具的各类“奇葩证明”,一年时间市级政府部门首批共取消调整了74项,再加上区级政府的联动,市区两级去年共取消了129项涉及群众办事创业的各类基层证明,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等33项证明从“个人跑”变为“政府动”。

  市级政府部门首批共取消调整的74项“证明”中,有20项因设定依据废止或办理方式简化,直接取消,如原来要求夫妻双方存档单位开具的“申请生育二胎”证明,就是随着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而取消。有33项证明取消后,转由部门内部调查或信息共享的方式办理。有11项证明,凭申请人提交的有效证件、有效凭证即可办理,不必再多开相关证明。

  该管的没管住

  该放的没放开

  但“奇葩证明”并非只是街道、居委会的“特产”,部分不合法不合理的证明依然存在,甚至还有党政机关部门之间、事业单位之间相互要证明,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来回跑,严重影响政府形象。

  “办证多、办事难,究其原因还是与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直接相关,该管的没有管住、管好,该放的没有放开、放到位。”市政府审改办有关负责人介绍,一些政府部门习惯于通过增加环节或增设条件来管理、规避风险,甚至转嫁责任。再加上管理方式落后,政府内部存在“信息孤岛”现象,很多可以通过内部信息共享、资源互通来解决的问题,却需企业或群众提供证明。“这也反映了社会诚信体系、多元共治的社会治理体系还不健全,相信‘眼见为实’,规避自身风险。”该负责人说。

  各类证明和盖章环节

  有望实施清单管理

  市政府审改办近日启动了年度证明清理工作。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去年的基础上,今年本市还将加大力度,进一步清理市级党政群机关、市属事业单位在办理涉及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事项时,要求其他机构开具的各类证明和盖章环节。

  “涉及五种情况的证明,将全部叫停。”该负责人说,凡是没有法律法规设定依据的,可以通过部门内部调查或信息共享方式办理的,能够通过申请人提供有效证件、凭证办理的,能通过申请人采取书面承诺、签字声明或提交相关协议办理的,开具部门无权查证、无法开具的,原则上一律取消。

  即日起,各部门、各单位要全面梳理,看是否具有要求其他部门或机构开具的涉及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的各类证明,经过汇总审核后上报市政府审议。“尤其对那些因部门内部或部门间信息不共享而存在的证明,希望各部门能加大协调力度,从简单的一纸证明变为‘信息跑路’或者是‘部门协同办’。”该负责人明确,下一步,市政府审改办将探索对全市各区、各部门、各机构的各类证明和盖章环节实施的清单管理,凡未纳入其中的证明,一律不准再要求申请人提供。

  京报集团记者 袁京

【编辑:鲍文玉】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