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自媒体人讲述被侵权经历:原作者被误认为抄袭

2017年07月26日 09:00 来源:法制日报 参与互动 

  调查动机

  眼下,自媒体的竞争日趋激烈,“内容为王”成为市场争夺战的唯一利器。然而,一些自媒体没有能力提供原创内容,但又想分得一杯羹,于是将目光投向他人的原创作品。抄袭之风在自媒体江湖愈演愈烈。

  最近几年,微信公众号、头条号、大鱼号、一点号等自媒体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加之低门槛、易操作等特点,使得自媒体在近几年获得了快速发展。然而,随之而来的,是日益严重的自媒体知识产权侵权问题。

  自媒体知识产权现状如何?《法制日报》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

  王晓磊是位自媒体人,一直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发表原创文章。

  “虽然我发的每篇文章都是自己写的,但几乎天天都有读者批评我,说我的文章是抄袭别人的。”王晓磊告诉记者。

  据王晓磊介绍,他遇到的情况可以说是“穿越抄袭”。也就是说,他在微信公众号上发表一篇文章后,别人将文章抄去,读者看见其他人发布的文章后反认为他是抄袭的。“比如我发表的第一篇原创文章是关于唐诗的,这篇文章被不少人抄袭,目前转载最多的版本署名为‘刘××’。刘××是何方神圣?我根本就不知道”。

  面对频频出现的被抄袭,王晓磊除了申请原创,还有一些比较“另类”的应对招数。

  “我应对抄袭的办法属于恶搞型。”王晓磊告诉记者,他会在自己写的文章里埋一些“梗”,比如文章里说到杜甫的凄惨状态时,他会在文中加一句“活像抄了小磊稿子不署名的垃圾号小编”。

  “有的人抄袭时根本就不细看文章,就这样全盘抄了过去。”王晓磊说。

  除了发表在微信公众号上的文章被抄袭,王晓磊写的书也被侵权。“我的新书刚出来时,电子版权还没有销售,但是一些音频网站上已经把我的新书读得差不多了,而且题图上还用了我的签名”。

  “有一家网站曾盗用过我的文章,我跟他们联系后,这家网站安排一名编辑跟我联系,可那名编辑‘跑路’了,后来听说是因为这家网站发不出来工资。”自媒体人熊太行告诉记者。

  熊太行不仅自己经营一个微信公众号,还是某App的专栏作家。

  “后来我干脆直接起诉。”熊太行无奈地告诉记者,“官司打了1年,法院判对方赔偿1万元,但是我的成本就有8000多元。我还是亏的。”

  熊太行告诉记者,这家网站赔钱了,而他又是亏的,这件事没有赢家。

  “我们的文章多次被‘洗稿’。被‘洗稿’的地方,整个段落除了一些陈述词不一样之外,顺序、逻辑甚至重点名词和观点全部一样。一篇文章中有三分之一至一半的内容都是这样。对于这种事情,我们一点办法都没有。”某女性媒体平台创始人席越无奈地说。

  席越告诉记者,因为“洗稿”的标准很难判断,所以他们基本上都没有去投诉。他们遇到的更恶劣的侵权来自于对原创视频的侵权。

  “我们做的一些女性视频深受读者喜爱,但很多原创的女性演讲视频都被侵权。最严重的一次是,一个视频仅仅在微信上就有几千个账号发布,而且不标注转载及其来源,一些发布者还附带上各种小广告。”席越说。

  席越告诉记者:“我们有一个视频的内容是一位女性讲述战胜乳腺癌的故事,结果侵权的账号在视频下面附带各种广告,包括保健文胸、抗癌药物、妇炎康等。以至于演讲嘉宾被人误认为代言了无数产品。”

  “由于是大规模的抄袭,我们投诉了上千个微信账号,但投诉成功的不到一半。”席越无奈地说,视频的原创权在很多地方都没有明确规定,甚至一些大的视频平台也没有技术手段可以保证不被侵权。视频的制作成本高,抄袭也容易,这对原创作者和有肖像权的演讲嘉宾带来很大的伤害。但是,现在很多人对此并不在意,大家都觉得只要视频转播上千万,到底是谁的原创作品并不重要。

  □ 本报记者   韩丹东

  □ 本报实习生 陈  瑶

【编辑:姜雨薇】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