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浙江遂昌采茶人:十年如一日做表里如一的好茶

2017年09月05日 12:2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丽水9月5日电(记者 奚金燕 实习生 吴平 通讯员 叶艇)在快节奏的当下,人们吃的是快餐,喝的是速溶咖啡,住的是快捷酒店……种种的一切似乎都在说明,曾经那些用时间“熬制”产品的匠人,已经不再适合这个时代。

泡茶 奚金燕 摄
泡茶 奚金燕 摄

  然而在浙江遂昌县,就有这样一位“执拗”的匠人,对于自己的茶,从上山寻觅,到制作加工,他都必须亲力亲为。他享受着一片片茶叶在自己手中升华的过程,“精益求精,追求更完美”,是他毕生的追求。

泡茶 奚金燕 摄
泡茶 奚金燕 摄

  他就是遂昌县的采茶人——陈祎民,熟悉他的人都亲切地叫他老陈。茶如人生,人生如茶,老陈十年如一日,寻茶、弄茶、制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工匠精神”。

  嗜茶如命 爬遍山头只为寻得好茶

  十年前,老陈刚过而立,本想着找点生意做一做,可不知为何,偏偏和茶“怼”上了。这或许和他孩童时的记忆有关,老陈回忆道,小时候,他家门口有一片上百年的老茶树林,父亲常常架着梯子在上面采茶,那茶树高高的,以至于直到今天都难以忘记。

老陈制茶用的还是传统土办法。 奚金燕 摄
老陈制茶用的还是传统土办法。 奚金燕 摄

  之后,老陈便弄起了茶,还有这间遂红茶轩。茶楼不大,算上后边的仓库,也不过70余平方米,但小小的空间,却被老陈打理得干干净净。

  “客人来了,总得坐下来喝杯茶吧。”老陈说,喝茶是要环境的,茶楼如果太脏,没人愿意来。所以,他的茶楼总少不了客人。

  一盏好茶,一生情怀。在众多茶之中,老陈独爱野茶,而且必须是高山上的野茶。在他看来,野茶、荒茶好在自然,内里干净,不像市场上卖的,很多都不纯正。

老陈隔三差五就去山里寻茶 奚金燕 摄
老陈隔三差五就去山里寻茶 奚金燕 摄

  但野茶难觅。因此,老陈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去山里寻茶。

  寻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老陈说,最怕的不是翻山越岭,而是怕扑了个空。鞋磨破,花费四五个小时爬上山,结果看不到一丝茶迹,着实让人难以接受。

  但老陈乐在其中,偏偏喜欢这份“苦差事”。嗜茶如命的他,几乎把遂昌一半的山都爬了个遍,只为找到新鲜的好茶。所幸,天公作美,多山的遂昌县,野茶也多,不至于让老陈每一次都扑空。

  表里如一 用心做茶一步一个脚印

  老陈骨子里其实是个安静的人,话不多,也不爱热闹,整天只知道弄他的茶,用他妻子的话说,这人就是个茶精。所以,对于他的茶,就连名字都要好好琢磨。

  在以前,他把遂红茶叫做“老家”、“金眉”,字里行间流露着淡淡的乡愁。现在,他又把遂红茶叫做“大野”、“小野”,一大一小,又像以隐者自居。

  在老陈看来,茶品如人品,想看一个人,就看他喝茶。

  三杯下来,对方说的,手上做的,老陈多少总能看出点东西。有时候,对上眼了,不过三分钟,就能称兄道弟,对不上眼的,话不投机半句多,下回别人也不一定想来。老陈说,他的茶友虽不算很多,但个个都是值得交的。

掩于青山绿水间的好茶 奚金燕 摄
掩于青山绿水间的好茶 奚金燕 摄

  在制茶上,老陈也有讲究。虽然用的还是传统土法,萎凋,揉捻、发酵、烘焙,但每一道工序,老陈都亲自“上阵”把关。

  “起初觉得自己的茶比谁都好,后来各种茶喝多了,就总觉得还差点什么。”老陈坦言,这两年,他拜访了不少茶师,也学到了很多新花样,有时候回来,也会尝试着在工艺上搞点创新,成功过,也失败过,但遂红茶的品质却是一年好过一年。

  “争取每年都有所进步。”老陈很认真地说。

  对于做茶,老陈心里有个坚持,就是要表里如一。

掩于青山绿水间的好茶 奚金燕 摄
掩于青山绿水间的好茶 奚金燕 摄

  其实很难,老陈坦言,即便他已经做了近十年的茶,而且遂红茶也已经连续两年拿下全国名茶评比一等奖,可他的茶仍不足以被称作很好。但他会坚持,一步一个脚印,每一次都尽可能前进一小步,“等到哪一天,人们看到我的茶,就像看到我一样,那才叫‘真本事’。”(完)

【编辑:左盛丹】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