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故土美食“道”年味 “家乡味道”寄乡愁

2018年02月13日 16:2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新春见闻)故土美食“道”年味 “家乡味道”寄乡愁

  中新社陕西延安2月13日电 题:故土美食“道”年味“家乡味道”寄乡愁

  中新社记者 高庆国 阿琳娜

  “走到哪里,都忘不了家乡那口黄米馍馍的味儿。”每年临近春节,在外成家立业多年的杜涛总会想办法准备一些“家乡味道”当年货。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泗安镇禧祉村南岗自然村,村民们手抡木槌,喊起号子一起打年糕,做糕干。年糕作为春节必备传统美食,还有“年年高”的美好寓意。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资料图 村民们手抡木槌,喊起号子一起打年糕,做糕干。年糕是春节必备传统美食。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黄米馍馍、油馍馍等吃食是陕北传统的年货,以前过年时家家户户都要动手制作,这也是很多陕北人儿时春节的记忆。进入腊月后,村里的亲友邻居相互帮忙,大人小孩一起动手,在准备各种美食的过程中,便慢慢有了“年味”。

  “儿时记忆中,年前长辈们要推碾子压糕面,蒸黄馍馍,做黄酒,擀杂面,炸油糕等,孩子们都很期待。”杜涛说,那时,一群孩子会围在石碾子旁玩耍,在炕头上“眼巴巴”等着即将出锅的黄米馍馍,到窑洞仓库里拿个“自然冷冻”的黄米馍馍吃,便心满意足了。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变化,但黄馍馍、油馍馍等这些小吃仍是陕北人必不可少的“春节符号”,也有很多陕北人“执着”于那口家乡味道。

  今年46岁的胡耀军平时在外打工,临近春节就回到村子做黄米馍馍,到现在已经做了7年。因坚守传统工序,味道正宗,他家的黄米馍馍十分抢手,需提前预定,甚至供不应求。

  “我家做黄米馍馍有好些工序,加工糜子、碾糜子面、蒸馍,整个制作过程得花费4天,中间哪一步工序‘偷懒’都会影响味道。”胡耀军说,他固守传统,米面也是用石碾子人工一圈圈推出来的,就是希望自己的黄米馍馍与儿时的是一个味道,让吃的人感受到正宗的家乡味。

  如今,自己动手制作这些美食的人越来越少了。临近春节,在延安的超市、农贸市场等地,都能看到散装或礼盒装的黄米馍馍、油糕、油馍馍、糕斜儿等,买来自己吃或送人,很是方便。

  在延安二道街农贸市场购置年货的李俊海,已经购买了不少羊肉、猪肉和鱼虾等。他告诉记者,现在生活比起以前好了很多,年夜饭也更丰富了,但家里还是蒸了不少黄米馍馍,炸了油馍馍和年糕。在他看来,年味就在这些忙碌中慢慢散发出来。(完)

【编辑:王硕】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