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环境科技专家齐聚蓉城 为治霾开科技“药方”

2018年06月14日 17:5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环境科技专家齐聚蓉城为治霾开科技“药方”
    会议现场。 贺劭清 摄

  中新网成都6月14日电 (记者 贺劭清)“‘大气十条’实施以来,中国的空气质量迅速改善,PM2.5、M2.5下降非常明显,但臭氧的状况却不容乐观。”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张远航14日在成都介绍,四川盆地形成了以成都和重庆为中心的臭氧高污染区域,专家在成都、重庆7个观测站的研究结果显示,臭氧污染跟挥发性有机物有着密切关系。

  当日,以“协同创新共享蓝天”为主题的2018成都科技治霾国际峰会在成都开幕。会议期间,中外环境专家围绕环境政策、大气污染成因、治理措施等,为治理雾霾开科技“药方”。

  张远航介绍,成渝地区的污染水平介于京津冀和长三角之间,但成渝地区的气象条件与其他地区相比较差,实施成渝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减少该区域臭氧污染,需要按照绿色发展的思想,从地形、气象、污染、化学成因、人员结构、产业结构的角度来综合提出成渝地区大气污染治理方案。

  中科院“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贺泓指出,地处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盆地,机动车保有量仅次于北京,是成都雾霾形成的主要原因。成都可以参考京津冀污染治理雾霾的经验,引进国外最新科技成果,降低能源消耗,对重污染车辆实施监控。

  目前成都已围绕大气污染防治总体目标,开展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监测等先进技术在雾霾治理中运用,构建全市科技治霾网格化管理服务信息系统,并组织实施研发与引进12项技术产品。其中,“多尺度喷淋除霾技术”产品在喷淋系统开启后,周围短时间内PM2.5浓度可以下降到35微克/立方米左右。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柴发合指出,有效治理雾霾需要构建科学的PM2.5和臭氧观测体系,对PM2.5和臭氧的不同污染过程进行精细化解析,并制定空气质量达标路线图和时间表。

  本次峰会搭建了总占地1400平方米的集中展览展示区,吸引了43家与环保、科技相关的企业参展,不少治霾新技术、新设备也在展示区亮相。(完)

【编辑:叶攀】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