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家是“小车间”青海妇女“针线活”走出国门

2018年06月23日 20:3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家是“小车间”青海妇女“针线活”走出国门
    图为农户在自己家中制作阿拉伯袍服。 李隽 摄

  中新网青海海东6月23日电 题:家是“小车间”青海妇女“针线活”走出国门

  作者 李隽 孙睿

  23日,在清晨的暖阳里,家住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扎巴镇本康沟村的31岁农民郭媛玲坐在缝纫机旁,双手熟练地缝纫着布料,丝线行云流水般穿梭在布料上。她像往常一样给老人和孩子做好早饭,自己随便吃了两口,就坐在屋子一角,赶制公司派给她的阿拉伯袍服。

图为郭媛玲正在包装产品。 李隽 摄
图为郭媛玲正在包装产品。 李隽 摄

  三年来,郭媛玲靠制作民族服饰多了一份收入,让全家稳固脱贫。郭媛玲家的缝纫机是青海省西川监狱为村民提供的,这些缝纫机给当地妇女的针线活插上了“翅膀”,成为当地的脱贫“利器”。

图为工厂里忙碌的妇女。 李隽 摄
图为工厂里忙碌的妇女。 李隽 摄

  “学个手艺好啊,不用外出,在自家门口就能挣到钱,虽然不是很多,但也能减轻一点家庭负担,既稳定又能照顾到家庭,家中农忙时还可以回家先劳动,等闲的时候再过来干活。”上午9点,郭媛玲带上刚做好的袍服,一边往每天上班的车间赶,一边高兴地说。

  本康沟村是青海省重点贫困村,属汉、回族聚居村,这里的妇女受教育程度低,虽然年纪不大,但因照顾老人孩子不能外出打工,全家只能靠丈夫打零工挣钱。

图为巴基斯坦设计师为妇女进行技术指导。 李隽 摄
图为巴基斯坦设计师为妇女进行技术指导。 李隽 摄

  2015年,青海省西川监狱成为该村定点帮扶单位,经多方协调,西川监狱为村民解决了42台电动缝纫设备,在村里举办了缝纫技术培训班,为全村50名留守妇女免费进行了技术培训。同时,联系青海哈尼福民族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韩学智到村里考察,经过考察协商后,决定以“公司+农民工+小车间”的模式来生产经营,于是本康沟村有了自己的产业。

  本康沟村党支部书记马明龙介绍,公司是分工序计件发工资,根据每个工人所从事的工序和数量来确定工资。实现了多劳多得、多能多得。“郭媛玲就是我们公司里手底下最利索的,哪个工序都会、都做得好,她的工资是这些妇女中最多的。”

图为制作完成的阿拉伯袍服。 李隽 摄
图为制作完成的阿拉伯袍服。 李隽 摄

  9点10分,郭媛玲在岗位上开始工作了,车间里60个工人制作成的袍服,每一件都要从她手里过,从熨烫到包装都是她的事,干净利索不拖沓。

  “我的手艺都是巴基斯坦的老师教的,我们生产的阿拉伯袍服都是他设计的,外国人喜欢,订单也多,手底下不快些,赶不上发货了。这样也好,我可以多挣些钱,平均每月能有3000左右呢。”郭媛玲高兴地说到。

  公司生产的裤子已销往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公司聘请的设计师阿布都·拉提夫是巴基斯坦人,产品的设计、打版、质量监督、技术指导等都由他负责,产品获得了国内外客户的广泛认可。韩学智介绍,“我们今年的订单已经排到2019年底了,大家都是加班加点地干,早晚闲余时间工人会把材料带回家继续做,她们的家就是我们的‘小车间’。”

  在各界的关怀下,村里新建了一座正规的服装加工厂,总投资210.5万元,新建厂房400平方米,设有生产区、办公室、展览室、仓库等。“我们公司在政府的引导下,贫困户参与,企业来带动,履行社会责任,帮助和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就业增收,我们还将继续搞好产业,创造村民们的财富,为本康沟村的脱贫攻坚贡献力量。”韩学智说道。

  接下来,服装加工厂准备设民族服饰生产流水线两条,可吸纳100名员工,并带动周边贫困村,预计年产民族服装袍服4万件、巴服2万件、马来服1万件,产值800万元。(完)

【编辑:左盛丹】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