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将“300米见绿500米见园”

2018年08月03日 10:01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 

  《东莞市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正征求意见 到2020年将创建成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将“300米见绿500米见园”

  东莞的环境将越来越美。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龙成柳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卢政

  到2020年,东莞人出门将可以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环境更宜居……为推动东莞市城市绿化规划、建设工作,2020年创建成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近日,市城管局公布了《东莞市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2016-2035)》(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正在征求公众意见,市民如有意见可发至东莞市城管局园林绿化科邮箱cgyllh558@163.com,截止时间为8月29日。

  目标:

  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据悉,此次规划包括研究范围和规划范围两个编研层次。

  研究范围指东莞市行政辖区,面积2465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包括总体规划所确定的中心城区范围(即莞城街道、东城街道、南城街道、万江街道,以下简称“主城区”),和松山湖(生态园)管委会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312.37平方公里(以下简称该范围为“规划区”)。

  规划的总体目标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城市绿地系统,形成生态健全、功能完善、环境优良、自然与城市紧密结合、地域文化特色鲜明的岭南生态宜居水乡名城和现代生态都市,进入“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名录。

  近期目标则是到2020年,将东莞打造成为现代生态都市,并创建成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公园、街头绿地等公共绿地要求300米见绿、500米见园。

  远期目标则是到2035年,完善和巩固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及其山水园林特色,全面建成符合多元化需求的城市生态绿地系统。

  全市:

  将形成五大生态核心

  在全市层面上,《规划》提出,要将东莞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屏障、深莞惠经济圈生态腹地,有效保育以东江及其支流、莲花山脉、狮子洋近岸海域滨海湿地等大尺度水系、山脉、湿地景观为特色的全域绿地生态格局,实现水系统空间格局持续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系统科学、人居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城乡一体游憩系统完善、城市环境安全有效保障的目标。

  《规划》显示,全市生态空间结构规划分为生态核心、生态廊道、生态基质三部分。其中,将规划形成五处主要的生态核心,包括银瓶山生态核、大屏山—黄甫山生态核、大岭山—水濂山—同沙生态核、黄唇鱼—威远岛生态核、东莞城市湿地生态核。

  未来东莞市域的生态廊道将成为“一主三副”的结构:“一主”为莲花山脉区域生态主廊道,“三副”为西、中、东三条生态副廊道,有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止水土流失、调控洪水等功能,同时串联各个生态区,形成全市域完整的、连续性的生态系统。

  规划区:

  重点保护三处的景观资源

  在规划区层面上,规划提出,要将规划区打造成为岭南生态宜居水乡名城、现代生态都市,全面实现格局清晰、功能完善、古今辉映的中心城区园林绿地系统。滨水绿色开放空间体系逐步建成,公园总量达标、层级完善、布局合理,成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规划》指出,在规划区内,要重点保护黄旗山城市公园、水濂山森林公园和同沙生态园的景观资源,突出山体和湿地在规划区生基质的作用,保护规划区特有的山水特色。同时,针对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在落实总规的基础上,打造“一主两次三轴,多园点缀,绿脉织网,山水环城”的绿地系统格局。

  ●“一主两次”指的是以黄旗山城市公园、水濂山森林公园和同沙生态园组成的绿地主核心,突出自然山水特色并与城市功能相融合,形成集休闲娱乐、观光游赏等多功能复合的城市活力中心。

  同时,分别以松山湖、东莞城市湿地公园为依托的绿地景观节点,通过绿廊加强主核心与景观节点的联系,打造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核心,满足居民对城市公园的需求。

  ●“三轴”指的是将三个不同的特色区域打造成为山水人文景观轴、生态都市景观轴、绿色转型示范轴;

  ●“多园”则要求在确保居民能“开门见绿”的基础上,保证城市内部公园绿地平均分布,完善的绿地服务功能,与道路绿网、带状公园共同构建城市绿地网络;

  ●“山水环城”则由城市外围河流水系、郊野公园、山地公园、综合园及生态绿廊构成,结合城市带状公园及城市交通绿道形成完善的区域休闲游憩体系,同时构筑城市组团外的风景环和生态屏障。

【编辑:姜贞宇】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