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让报刊亭成为温暖去处

2018年08月18日 01:10 来源:北京晨报 参与互动 

  让报刊亭成为温暖去处

  在东城区东四十三条西口北侧,坐落着北京市报刊零售公司11087号报刊亭,经营人陈良惠七年前就在这里经营报刊亭。经营报刊亭是个辛苦的职业,每天早晨7点开门,一直经营到晚上9点,也没有休息日。尤其是夏天更是难熬,火辣辣的太阳直射下来,没有遮挡物,整个报刊亭热得就像个蒸笼。陈师傅总是想省点电费,也没有安装空调,只是吹吹电扇。

  附近胡同居住的居民和往来的路人构成了报刊亭顾客的主要群体,七年多的时间里,陈师傅已经与顾客们形成了默契和信任。陈师傅卖报纸不用问老顾客们的需求就知道他们要购买什么,只要看见他们走过来,她便把顾客需要的报纸准备好,顾客一到马上递过去。这是她与顾客之间形成的默契,而与顾客之间形成的信任更是陈师傅用心经营的成果。有一位住在七条胡同的老大爷常到她这儿买《北京晨报》,陈师傅说:“有时候他不来,或者没预付钱给我,我也给他留着,这老爷子每次都来,期期都要。”

  走进陈师傅经营的报刊亭,不论是物品摆放、还是报刊陈列,都是干净利落、井然有序。杂志分类摆放,时尚、军事、体育类等杂志各就各位,顾客选购时也就一目了然;报纸要露出报头和大标题,让读者一看就知道有什么大事,挑选时更直观;小朋友个子矮,那就摆得低一点,这样他们也能选择自己喜爱的刊物了。

  陈师傅报刊亭挨着公交车站,每天来往人群不计其数,但是即使有再多问路的人,陈师傅总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耐心指明方向,不厌其烦。在经营报刊亭之余,陈师傅还扮演了临时“清洁工”的角色。陈师傅的报刊亭流动人口多,“人气儿”旺。可这“人气”带来的,有商机,自然也有其他附带的麻烦。比如有些过往的游客,手上的包装袋、烟盒、烟头随手“留”在了路上。陈师傅自己平时都会在报刊亭外准备一个垃圾箱,看到亭子周围地面上有果皮纸屑等,她会主动上前捡起,扔进垃圾箱。平时每天开门前,报刊亭的照例清扫更是不必多说。细心的陈师傅是个热心肠,她和附近的人们关系都很要好。有时候,附近的一些快餐店、服装店会找陈师傅帮忙换零钱,只要有足够的零钱,她都会为他们更换,附近就有银行,但是这些商户都喜欢到报刊亭这里,因为陈师傅热心,换零钱也很方便。

  报刊亭地处十字路口,很多住在附近胡同的老大爷每天早上九点晚上七点在陈师傅的报刊亭买报纸聚在一起的当儿,相互交换一些各自知道的新闻信息,说说各自的感受。不论大事小情,这些老大爷们都会有自己的见解,相互间总能聊得十分热络,所以就为这能聊上几句的机会,老大爷们从没考虑过去订报纸,陈师傅的报刊亭就成了聚会联络点,老大爷们可以在这里随意聊天,没有束缚,会聊工作、聊子女、聊新闻……

  住在胡同的一位老太太和陈师傅相交甚好,老太太每天路过报刊亭时,总要跟陈师傅聊上一阵闲天,陈师傅一边忙活着手中的事情,一边和老太太热情交谈,一天的工作就这样愉快地展开;老太太偶尔客串一会儿经营人,好让梁大姐得空去趟厕所。住在附近的居民有时会给陈师傅送去自己蒸的包子包的饺子,还有的居民会把做好的饭菜给她端一份,就是这样你帮我、我帮你,陈师傅和附近胡同的街坊打成了一片,遇到难事儿,总是说一声就能解决。

  陈师傅的报刊亭很好地利用了地理位置的优越性,经营有道,服务周到。服务每一个来这里驻足过的顾客,让她的报刊亭成为马路边一个充满人情味的温暖去处。

【编辑:陈海峰】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