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唐占鑫:愿做残疾人回归社会的桥梁

2018年09月16日 12:1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资料图:盲人按摩师在现场为市民提供体验按摩。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中新社北京9月16日电 题:唐占鑫:愿做残疾人回归社会的桥梁

  作者 黄钰钦

  如果说命运馈赠的礼物都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26岁时的唐占鑫无疑是这句话第一个反对者。

  那一年夏天,唐占鑫在德国拿到硕士学位准备回国,毕业旅行时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她脊髓损伤,从此再也无法站立。在这之前,她并未感受到命运的任何馈赠,却已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14年后,坐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作为代表的唐占鑫目光柔和而深邃,她认真思考着如何让更多和她一样的脊髓损伤者回归社会,也在思考着命运馈赠的礼物究竟为何物。

  2004年受伤之后,唐占鑫将自己彻底封闭,这样的状态直到三年后父亲一次抱她下车时一脚踩空。“父亲一跤摔在地上成了导火索,我突然意识到我应该去减轻父母的负担,要努力走出去。”

  那时,唐占鑫在中国脊髓损伤论坛上了解到,国内脊髓损伤者已逾百万人,他们中大量因残致贫,难以离开家庭的照顾。“当时自己并没有想要做成一个事业,只是想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别人,减轻伤友和他们家人的痛苦。”唐占鑫说。

  2014年,她和3位伤友成立了北京第一家“中途之家”,向脊髓损伤者介绍正确有效的康复理念,帮助他们重建新生活。

  2015年,“中途之家”正式注册为“北京市新生命养老助残服务中心”,由生活能力培训扩展到与职业能力和社会回归能力培训相结合的服务机构。作为中心主任,唐占鑫思考得更多的是如何帮助脊髓损伤者重新回归社会。

  她在接受采访时多次提到脊髓损伤者回归社会的障碍,“大部分伤友受伤后并不愿意接受脊髓损伤是不可逆的事实,他们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康复锻炼,却错过了回归社会的时机。”

  唐占鑫当年也是如此,她曾四处打听康复的方法,甚至找到私人医生“每天扎两三百根针,每天扎,每天哭”,但两年多的康复治疗屡次失败。她总结道:“如果那两年能尽快回归社会,学会轮椅上的生活,自己不至于和社会如此割裂。然而,没有人希望一辈子都生活在轮椅上,刚受伤时我们都看不到未来。”

  另外,并不完善的无障碍环境也是阻碍脊髓损伤者回归社会的因素之一。2014年,唐占鑫和“中途之家”的朋友走遍了北京地铁2号线、4号线和10号线的88个地铁站,整理出地铁无障碍设施的7大类问题,最终地铁公司在两个月内将所有问题逐步全面改善。2015年12月,一本汇集17条地铁线路、318站地铁无障碍出行信息的《无障碍出行手册——地铁篇》正式印制完成。这样的手册还在继续,唐占鑫介绍说,现在北京12家市级公园的无障碍出行手册已全部完成,今明两年还准备推出北京商圈和文化场所的手册。

  投身残疾人工作5年,唐占鑫清楚地知道残障人士对于生活的满足感取决于社会的认同感,“传统观念只看到残障朋友缺了什么,现在看到的是残障朋友还有什么能力。当社会能共享他们所创造出的价值时,他们才是真正地回归社会,我愿意尽我所能去做他们的桥梁。”

  如今再回想起14年前的那一幕,那份恐慌与无助依旧强烈。只是唐占鑫渐渐明白,命运对自己无所谓馈赠,它留下的只是身下的轮椅和身上的责任。(完)

【编辑:曹梦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