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7岁男孩一到学校就变“哑” 原来是患了选择性缄默症

2018年10月11日 13:21 来源:福州晚报 参与互动 

  7岁男孩一到学校就变“哑”
原来是患了“选择性缄默症”

  福州晚报讯 7岁男孩明明(化名)在家时,和他人可以正常沟通,可到了学校,就一言不发,成了“哑巴”。他这种“双面人”的反差性表现,经医生诊断,是因为患上了选择性缄默症。昨日是第27个世界精神卫生日,福建省卫计委、福州市卫计委、福州市第四医院等在西湖举行大型义诊,呼吁关注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

  明明今年9月才上的小学,平日在家乖巧懂事。开学一阵子后,老师却联系了明明妈妈,说明明有些不对劲。原来,在学校里,明明不和老师同学说话,常常独坐一隅静默不语,不合群。老师的话让明明妈妈很吃惊,因为明明在家时很正常,能言善道。

  妈妈带着明明到福州市第四医院就诊,精神科科主任翁赛峥接诊后检查发现,明明的言语器官无器质性病变,智力发育也并无障碍,通过沟通,确诊他患上了选择性缄默症,一种精神障碍。

  “选择性缄默症通俗说,就是选择性‘哑巴’,在家说话,在学校不说话。”翁主任介绍,选择性缄默症是指患儿在某些需要言语交流的场合(如学校,有陌生人或人多的环境等)持久地拒绝说话,而在其他场合言语表现正常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他介绍,孩子出现选择性缄默症,通常有几点原因:性格有着敏感、胆小、害羞、孤僻、脆弱、依赖等特征;孩子发育成熟延迟,虽已获得语言功能,但开始说话的时间比正常儿童要明显延迟;或是患儿早年有情感创伤的经历,如父母离异、家庭环境突变等。“其中环境改变适应不良,往往是诱发选择性缄默的重要因素。”翁主任介绍,明明的情况正是和性格特征有比较大关系,他敏感、内向,所以上学后,在陌生环境中,性格中内向的部分就被放大了。

  翁主任提醒,平时发现孩子社交时,和人说话冷淡、缺少反应、面部表情呆板或空洞,没有微笑,要引起重视,及早就医干预。家长可以通过耐心引导,鼓励孩子进行语言交流,或者通过游戏,增加孩子参与语言交流的机会。

  (全文共775字)

  陈丹

【编辑:李玉素】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