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京晋冀鲁豫五省探讨如何借科技让文物“活起来”

2018年11月16日 18:5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郑州11月16日电 (记者 李贵刚)16日,京晋冀鲁豫文物建筑保护学术交流会在河南郑州举行,来自北京、山西、河北、山东、河南的五省文物专家,共同探讨了科技新时代下文物保护和利用的新思路。

  主办方称,京晋冀鲁豫是中国古建筑集中分布的区域,古建筑遗存时代连续,类型丰富,从唐代的木结构建筑到近现代的优秀建筑,从故宫的皇家宫苑到民间的祭祀小庙应有尽有。

  与会专家认为,近年来,中国在古建筑保护维修及利用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同时,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古建筑科技保护工作水平还不能满足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文物保护利用能力水平尚需提升。

  今年5月的国际博物馆日,兵马俑唱歌、唐三彩跳舞等在朋友圈刷屏。这种让文物资源“活起来”的创新模式成为与会专家讨论的焦点。

  中国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副司长张磊表示,在“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3D打印等技术为文物保护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从整体上讲,现代科技在文物保护中的运用还不够普及。着眼未来,文物保护工作正悄然由传统文物保护手段向全方位的文物保护现代化转变,文物工作者要积极应对和促进这种转变,推进文物保护工作数字信息技术发展。

  “科技新时代促使我们亟需对文物建筑科学技术进行新的探讨和认识。”河南省文物建筑保护研究院院长杨振威表示,科技新时代已经来临,应进一步探索、研究新材料和新技术对文化遗产保护所发挥的作用。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原副主席郭旃、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郭黛姮分别作了题为《变与不变》和《科技与文化融合》主旨演讲,阐述了新科技给文物保护和利用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完)

【编辑:刘欢】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