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清华大学教授:评价卓越人才要做到“五不唯”

2018年11月22日 20:5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清华大学教授:评价卓越人才要做到“五不唯”
    2018清华大学人才发展论坛现场 主办方供图 摄

  中新网北京11月22日电 (记者 马海燕)“什么是卓越人才?是凭分数吗?是凭学历吗?是凭名校吗?还是凭头上的帽子?如果人才的判断如此容易,我们今天就不会还在呼呼人才,寻找人才。”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文科资深教授谢维和在该校继续教育学院主办的2018清华大学人才发展论坛上如此发问,引起一片共鸣。

  谢维和认为,评价卓越人才要做到“五不唯”,即不唯分数、升学、文凭、论文、帽子。卓越的涵义,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理解:西南联大时期,特别注重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础能力,教授们对基础课的判分极其严格。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清华人理解的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卓越涵义,就是实践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去解决实际问题,要“真刀真枪地做毕业设计”;现在对卓越的理解,不仅是有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具有创新的能力和意识。

  “不管是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时代发展的角度,人才培养要坚持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信息社会,创新是卓越人才最重要的涵义之一。卓越人才的创新素养,应包括想象力、建构力、辩释力等方面。”谢维和说。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研究员余吉安指出,中国当前在第一、二、三产业内数字经济的渗透已非常明显,在数字经济时代,高素质人才培养需求极为明显。将来更多的人既要有数字基础,同时又要熟悉商业,对跨界的要求越来越高。

  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朱恒源强调,在信息过载和知识冗余的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知识的生产和应用、传播整个链条被重新组建。知识的传播价值在急剧缩减,而知识的应用价值在急剧升高,如何选择和应用知识变得更为重要。

  清华大学副校长郑力认为,提高人才的效能,是当前需要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学习如何更好体现激活个体和赋能组织的价值,如何促进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有效衔接,创新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新时代人才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完)

【编辑:丁宝秀】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