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家学者谈智能养老:做好技术与人文的加减法

2018年11月24日 19: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重庆11月24日电 (记者 钟旖)“智慧养老是技术精度与人文温度的结合。区别于面向中青年的智能化技术研发,针对老年人的智慧养老要做技术减法,在为老服务上多做加法。”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吴玉韶24日在重庆谈及智能养老产业发展时称,智慧养老的服务和产品应读懂老年人的真实有效需求,不玩概念、花样、噱头。

6月15日,志愿者和老人一起制作香囊。当日,安徽省合肥市南岗镇新城社区志愿者来到蜀山区金色家园养老中心,为100多位老人送来粽子,并与他们一起扎香囊,共迎端午。<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韩苏原 摄
资料图:志愿者和老人一起制作香囊。中新社记者 韩苏原 摄

  当天,由华龄智能养老产业发展中心等单位主办的“第六届全国智能养老战略研讨会暨中铁任之康养产业论坛”在重庆举行。400余位业内专家学者就中国智能养老产业发展面临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展开探讨。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2018年2月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41亿人,占总人口17.3%。预计到2050年前后,中国老年人口数将达到峰值4.87亿,占总人口的34.9%。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原副主任、华龄智能养老产业发展中心理事长朱勇在发布《2018中国智能养老产业发展报告》时称,当前中国智能养老产业呈现产品与服务融合程度显著提高、智慧康养社区建设发展态势良好、服务模式和业态创新持续推进等特点。他认为,随着中国康养服务需求急剧增长,康养服务市场将进一步开放。

  “智慧养老作为新兴产业,应当包含智慧的理念、技术和方式。要以积极、健康的老龄观引领智慧养老产业发展。”吴玉韶说,智慧养老是与传统的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模式的有机融合。他提到,当前,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为智慧养老中的健康管理提供新契机。未来,健康管理市场潜力巨大。吴玉韶建议,统一智慧养老的标准规范。在城市智慧养老信息平台打造方面,忌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

  在谈及养老智能化发展趋势时,北京科技大学教授王志良建议,通过信息技术将居家老人、社区、政府、服务提供者联系起来,搭建老年服务热线、紧急呼救系统、数字信息管理等平台,实现对老年人健康管理、应急救助、生活照料等全方位服务。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创会会长聂梅生亦提出,打造涵盖大数据、物联网等内容的数字社区平台,以“互联网+”社区方式,覆盖全国社区。(完)

【编辑:姜贞宇】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