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不用一钉一铆,楼桥百年不倒 此“神技”谁来传承?

2018年12月11日 10:36 来源:中新社微信公众号 参与互动 

  不用一钉一铆,

  仅靠榫卯相接,

  楼、桥百年屹立不倒。

  工匠不用一张图纸,

  看过地形便成图于心,

  建造出精巧的楼、桥。

  这便是侗族“神技”——

  侗族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

  无木不侗乡,侗寨必楼桥

  俗话说:“无木不侗乡,侗寨必楼桥。”走进与贵州、湖南相接的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无论在高山还是河谷,围绕着鼓楼,吊脚楼层层叠叠,加上造型精美的风雨桥,刻画出传统侗族村寨的样子。

  千百年来,侗族人凭借着祖辈流传的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生活在岭南的山水之间。侗族木构建筑,与河流、山川相映成趣,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

  

  资料图:被冰雪覆盖的侗族村寨。龚普康 摄

  

  三江程阳八寨。龚普康 摄

  拥有200余座鼓楼,近200座风雨桥的三江县,被誉为“世界楼桥之乡”。与石拱赵州桥、铁索泸定桥齐名的程阳永济桥,坐落在三江县程阳八寨,可谓风雨桥的代表作。

  集桥、廊、亭三者于一身的程阳永济桥,有5座塔式桥亭和19间桥廊,建于1912年,是目前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风雨桥。整座桥梁不用一钉一铆,大小条木,凿木相吻,以榫衔接。因其建筑风格独特,工艺精湛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名学生在程阳永济桥前写生。朱柳融 摄

  侗族“鲁班” 与“国宝”的不解之缘

  侗族木结构营造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杨似玉,与程阳永济桥有着不解之缘。出生在三代侗族木匠家庭的杨似玉,受祖父、父亲的影响,从小就对木工特别感兴趣。

  “一开始只是做一些鸡笼、板凳这些手工,后来会做木桶、木盆等生活用具。”63岁的杨似玉介绍,他12、13岁便跟着父亲,参与到侗族民居的建造当中,15、16岁便可独自领着人去建房。

  

  杨似玉正在开榫。王以照 摄

  程阳永济桥正是由他爷爷发起建设的。“进入村寨,都要淌着林溪河过,但洪水一来阻隔了来路。”杨似玉讲述着爷爷的故事,于是1912年他爷爷发动村民建桥。农忙时,侗族汉子们耕田种地扛锄头,建桥时变身能工巧匠,没想到一建就是13年。

  1983年,一场洪水冲垮了桥墩,连带着大半桥身也倒在汹涌的洪水之中,被推至下游。于是,杨似玉又与父亲,组织起修缮程阳永济桥的事宜。村民徒步奔赴数百里之外,只为找回原始的桥梁用材。

  

  程阳永济桥,侗族女子在迎接宾客。龚普康 摄

  “侗族木构建筑用的都是杉木,因为耐腐力强,不受白蚁蛀食,每家每户都有大片杉木林。”杨似玉说,百年杉木并不难找,但程阳永济桥1982年已被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每一根木材都是“国宝”,所以必须不辞辛劳找回来。

  参与程阳永济桥修缮的杨似玉,让他的技艺被外界熟知。由此,得到机会去南宁,参与建造广西文物苑风雨桥、鼓楼、寨门、戏台等木结构建筑,从此名声大噪。被誉为“世界第一鼓楼”的三江鼓楼,便是以杨似玉为首的民间楼桥师傅队伍携手建造而成。

  

  杨似玉行走在程阳永济桥上。王以照 摄

  2006年,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2007年,杨似玉被评为该项目的国家级传承人,被称为“侗族鲁班”。

  为何不需一钉一铆?

  人们不禁要问,是怎样的巧夺天工,才能建造出如此精巧的木构建筑?杨似玉为我们揭开谜底。

  

  三江鼓楼。朱柳融 摄

  三国时期,侗族先人“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栏”,逐渐形成木构建筑营造技艺。

  侗族人有“未建寨先建鼓楼”之说,鼓楼高耸于村寨中,是侗寨的标志,人们在此集会、议事、娱乐。因此,鼓楼也是寨子里最复杂、最讲究的建筑。

  

  三江鼓楼内部,犹如一张网。朱柳融 摄

  鼓楼以耐腐不怕虫蛀的杉木为原料,无一钉一铆。走进鼓楼,自下而上、枋柱间纵横交错,犹如迷宫或一张网,让人眼花缭乱。但不禁感叹它的巧夺天工,如艺术品一般。

  “榫卯衔接,穿梁接拱,让会呼吸的木材,紧紧地连在一起。”杨似玉说道,这是侗族木构建筑固若金汤的秘诀之一。

  杨似玉在开榫。王以照 摄

  当要建造一座侗族木构建筑时,人们便会找上杨似玉,看过地形后他便可图形于心。“侗家建房是不用图纸的,都在我的脑海里。”杨似玉介绍,根据“脑中图纸”下料(配木材),木材收集后便起木——即开榫。

  以杉木凿榫衔接,顶梁柱拔地凌空,排枋交错,上下吻合,层层支撑而上,犹如杉木的形状一般。“榫卯衔接最重要的秘诀是,用木锤不断地敲击,通过力的碰撞,让其紧密相连。”杨似玉介绍。

  

  资料图:木匠用木锤猛击榫头。龚普康 摄

  建造木构建筑,从来不是一个人的功劳。“侗家建房,都是‘一家建房,百家帮忙’。”杨似玉介绍,在侗寨里,常常能看到齐心协力、团结互助的场面。

  鼓楼、风雨桥等公共建筑,均由当地村民捐资捐物,出力出工,合力建造。

  

  资料图:建造侗族木楼,立屋竖柱。龚普康 摄

  

  资料图:人们协作组装鼓楼。龚普康 摄

  神奇的侗族“墨师文”

  虽然建房不需要图纸,但要成为侗族木匠必须要掌握一项“绝技”——墨师文。没读过几年书的杨似玉,对外人看来“神秘”的墨师文十分精通。

  凭借着这13个侗族建筑符号,在沾墨竹签上写下一个个符号,区分每一根木材的用处,及所处的位置。

  

  “建造一座木构建筑,需要的墨师文竹片长短不一,大小不等。”杨似玉介绍,有时候需要数十捆,这些墨师文在侗族木匠里世代相传,他就是从父亲那里学到的。

  正是凭借着这些写满墨师文的竹签,侗族木构建筑可以一次就成功建造。但杨似玉年轻时也有失手的时候。

  

  杨似玉使用过的墨师文竹签。朱柳融 摄

  有一次,他独立带领工匠帮他人建造木楼,有一根无论如何都拼接不对,导致整体进度停滞。逼不得已,杨似玉拿出一大袋墨师文竹签重新检查。一旁的父亲,看着他不由得笑了。

  摆完一大袋竹签,杨似玉才发现原来有两根竹签记重复了,导致木材安装错误。父亲在一旁说:“我早就看出来了,就是想让你吸取教训。”

  杨似玉在开榫。王以照 摄

  传承不朽的神奇

  近年来,钢筋水泥铸就城市,出现越来越多的木构建筑。杨似玉变得越来越繁忙,建筑作品遍布桂、湘、黔等地。

  除了建造大型可用的侗族木构建筑外,上个世纪八十年起,杨似玉开始手工打造风雨桥、鼓楼、吊脚楼等模型,畅销中外。

  

  资料图:杨似玉在建造风雨桥模型。龚普康 摄

  但让杨似玉担忧的是,越来越多的侗乡年轻人走出大山后,回乡建起砖瓦结构的新房;加之木构建筑防火能力弱,传统的侗族木构建筑的延续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杨似玉自筹资金在自己的家里建起了三江侗族民俗工艺馆,免费对游人开放,工艺馆内展出了不少他这些年制作的木建筑模型力作,楼桥模型、侗布流程、斧钻刨凿等,仅2016年就接待游客19万人次。

  

  资料图:杨似玉在带徒弟。龚普康 摄

  从事木匠近50年的时光里,杨似玉设计和参与建造的吊脚楼达100多座,各种类型的风雨桥300多座,带出的徒弟200多人。

  “木构建筑是大自然里原生态的建筑,技艺一定要传承下去,只要有人愿意学,我就愿意教。”杨似玉说。

  作者:朱柳融

  供图:龚普康 王以照 朱柳融

【编辑:刘湃】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