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甘肃民族地区享“一带一路”红利 山珍野味远销海外

2019年01月08日 18:4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兰州1月8日电 (记者 南如卓玛)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地处甘肃高山草原深处的少数民族地区搭上对外开放的“丝路经济列车”,当地牛羊肉、牦牛奶粉、清真食品、蒜苗等农牧产品远销海外,并实现全面通路、通航、通商。

  甘肃是多民族省份,2017年全省少数民族将近260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约十分之一。长期以来,民族地区因经济落后、交通闭塞、产业基础薄弱、贫困人口总量大而成为国家重点扶贫片区。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1月8日发布《甘肃民族地区发展蓝皮书》(2019)披露,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甘肃民族地区首先建起发展“新通道”,甘南藏区建成夏河机场通航,仅2017年运送旅游11.8万人次、输送货物303.5吨。临夏和甘南实现高速公路通车,肃北马鬃山至口岸公路开工建设。此外,民族地区旅游公路全线升级改造,实现“畅通无阻”。

  甘肃省社科院文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海敬介绍说,“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加快甘肃民族地区向西开放、沿边开放的步伐,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主动融入世界经贸。目前,甘南安多、首曲等品牌产品获得国际质量认证和出口认证,顺利进入欧盟市场。天祝县高原夏菜远销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和港澳地区。

  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甘南藏区组团先后赴丹麦、日本、韩国、尼泊尔等国家开展文化旅游推介。2017年,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对该州经济贡献率达56.7%,拉动经济增长3.2个百分点。

  经贸合作促进人才交流。近年来,为甘肃民族地区培养大量少数民族人才的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为主,民族地区高校与美国、土库曼斯坦、白俄罗斯等国际学校开展合作办学,为民族经济国际化培养了一批人才。(完)

【编辑:姜雨薇】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