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科学家揭秘9900万年前隐翅虫的“舌头”捕食行为

2019年02月20日 20:2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国科学家揭秘9900万年前隐翅虫的“舌头”捕食行为
    白垩纪缅甸琥珀中的两种嘉年华突眼隐翅虫以及极为罕见的捕食器官。 南古所 供图

  中新网南京2月20日电 (杨颜慈)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20日消息,该所蔡晨阳研究团队通过对缅甸琥珀中隐翅虫化石进行研究,发现两种突眼隐翅虫化石。它们极其罕见地保存了高度特化的捕食器官“舌头”(即:下唇),揭示了突眼隐翅虫捕食行为的早期演化。

  据了解,昆虫纲是自然界中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类群,而隐翅虫科(鞘翅目)是昆虫中多样性最高的一个庞杂类群,分为32个现生亚科,已描述的种类大约70,000种。目前隐翅虫化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探讨它们形态特征的演化,而对某些隐翅虫特殊行为的演化历史知之甚少。

  近日,蔡晨阳研究团队在一亿年前的缅甸琥珀中,发现两种突眼隐翅虫化石,化石罕见地保存了高度特化的捕食器官——“舌头”(即:下唇)。这种9900万年前的流浪甲虫,可伸出舌头“抓住”猎物,这一新发现对理解高度特化捕食器官的早期演化和现生各个属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现生的突眼隐翅虫属代表的头部及其高度特化的捕食器官。 南古所 供图 摄
现生的突眼隐翅虫属代表的头部及其高度特化的捕食器官。 南古所 供图

  这也是迄今为止,在琥珀中发现的最古老的“吐舌头”甲虫。

  这一研究成果,对理解现代的突眼隐翅虫亚科内各个属的系统关系和捕食行为的起源具有重要意义,并于2019年2月18日在线发表于美国《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上。

  近几年,南京古生物所的蔡晨阳副研究员和黄迪颖研究员对大量缅甸琥珀昆虫化石进行系统地收集和研究,并与美国孟菲斯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等同行合作,从百余枚突眼隐翅虫化石中发现两枚保存有特化捕食器官的琥珀标本。

  通过形态描述、古今对比和形态功能学研究,证明了突眼隐翅虫在其演化的早期阶段已进化出特殊的捕食器官。这一发现代表着突眼隐翅虫特殊捕食行为的最早化石记录,直接证明了突眼隐翅虫在白垩纪中期已演化出高度特化的捕食行为。

  蔡晨阳称,一亿年前的隐翅虫,它们的捕食对象应该也和现代的一样,即捕食跳虫。突眼隐翅虫进化出来的这种吐长舌头的方式就是针对快速移动的猎物。

  专家认为,这一发现代表着突眼隐翅虫特殊捕食行为的最早化石记录,直接证明了突眼隐翅虫在白垩纪中期已经演化出高度特化的捕食行为。

  本项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资助。(完)

【编辑:于晓】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