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证券频道

银行股长期投资价值凸显 市场反应过度悲观(2)

2011年09月06日 10:26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主持人:目前投资者不看好银行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担心资产质量恶化,地方融资平台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罗毅:市场对这些问题反应过度悲观了。最新数据显示,现在有10.7万亿地方融资平台的总规模,国际评级机构穆迪认为将有30%的不良率,事实上这个数字被严重高估。今年地方财政收入应该能超5万亿,可以支持目前的还本付息。此外,银行从2009年开始,已经在压缩地方债务的比例。未来即使从最悲观的角度出发,假设有20%即大概2万亿规模不良贷款,银行现在也已经提取了充足的拨备以抵御风险。

  从目前的地方财政状况、银行提取的拨备及未来银行利润增长这几方面综合考虑,我们觉得目前地方融资平台的质量和风险恶化程度是完全可控的。最悲观情景下对于银行的利润增长可能也就是10个点的影响,对应于目前银行估值水平还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

  主持人:目前,部分开发商采用发售信托产品的方式来融资,一些产品已经出现了兑付风险,这个是否值得我们警惕?

  蔡飞鸣:我觉得按揭贷款出现违约的可能性不大。从目前中央的调控思路来讲,房价大幅下跌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所以在适当的时候调控政策会有转变的可能。从房地产开发商来讲,现在一些中大型房地产商现金相对充裕,这跟2008年相比有本质区别。近期房地产调控政策出现了一定效果,一些地方的楼盘开始降价,房价下降之后销量保持了一定水平,所以资金链的循环暂时问题不是太大。从未来讲,宏观调控政策虽然目前不会改变方向,但紧缩的力度会随着实际经济形势的变化而有所调整。

  罗毅:每次房地产调控大家都对银行资产质量产生比较大的担忧,目前房地产面临的压力比2008年还要小得多,而2008年楼市大跌并未对银行资产质量造成太大影响。另外,银行自2009年以来一直对房地产开发贷款限制的比较死,选取的也是资质好的开发商和好的项目。从短期看,房地产调控并不会对银行的资产质量构成很大的影响,从长期来看,经济也不会允许房地产下跌到让银行承受很大的不良贷款损失,对这个问题不用过度悲观。

  主持人:影响银行股表现的一个问题是再融资。随着监管部门对资本金要求趋严,银行的再融资问题会如何发展?

  罗毅:从《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来看,根据我们最新的测算,基本上未来五年银行业是四千亿左右的资本缺口,每年大约800至1000亿规模,对于资本市场来说压力并不大。有些银行经历了前期的高幅增长后,内部积累就基本可以满足未来发展需求。随着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必然还需要一些再融资,但再融资之后可能中国的银行业会进入良性的增长轨道,目前的估值水平也会有着明显的修复需求。

  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主持人:最近,中央银行要将商业银行的保证金存款纳入存准的缴存范围,这一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因为它不仅涉及到银行的经营,还包括流动性进一步收紧的趋势。请问两位如何看待?

  蔡飞鸣:我们从目前保证金存款占比的比例,测算出该政策对四大行今年净利润的影响都是比较低的,负面影响不足1%,但可能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影响较多,从1%至4%不等。总体评判这次政策短期而言对中小商业银行利润的影响稍大一点。现在市场都有一个预期,即8月CPI水平会维持在相对高位,但不会再创新高,短期货币政策调整的可能性还是不大的,但我们要密切关注目前海外经济形势的变化。

  罗毅:在物价上涨压力很大,既想平衡经济增长,又想控制通胀的情况下,就采取了扩大存款准备金缴存范围的方案,会对流动性构成很大压力,但该政策对中小银行分为六个阶段执行,对大银行分为三个阶段执行,每个阶段回收1600亿左右的流动性规模。短期对大银行的影响会稍大一点,但大银行的表外业务占比比较低,中小银行的表外业务占比比较高,综合来讲,实际上对中小银行的影响大,对大银行的影响会小一些。

  8月4日我们写了一篇文章,即《银行股进入绝对收益区间》。相信从银行股的基本面来看,它的利润高增长能够维持,基本面也没有市场想的那么悲观,但最核心决定银行股走势的,还是在于流动性环境的变化。短期来看,如果说流动性进一步趋紧,经济增长速度下滑非常快,银行股绝对收益的空间是比较窄的,但如果出现流动性逆转,银行股的绝对收益空间就会比较大。从长期来看,只要你对中国经济有信心,银行股目前的股价是非常具备投资价值的。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安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