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台湾新闻

台湾人看大陆:天寒地冻的大陆别有风情

2011年01月25日 13:5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1月25日电 台湾《旺报》“两岸征文”栏目刊文署名徐伟铭的文章《台湾人看大陆天寒地冻的大陆 别有风情》,文章作者来自台北,在多次赴大陆的冬季旅行中,体会到了长时间生活在亚热带地区所没有乐趣,作者不禁感叹“就在这同一片天空下,真真切切地上演过那么多的故事”。

  全文摘编如下:

  生活在亚热带气候的我们,纵使玉山、合欢山偶尔会降雪,但冬天基本上还能维持10度左右的温度,因此多数台湾人实在很难想像大陆冷起来的时候到底有多冷,更难体会冰天雪地的风景是怎么一回事!

  天冷打手机 黑屏!

  记得有一年11月底去北京,当时虽然还没下雪,但气温已经在零度上下徘徊,后海、北海的湖面都已结冰,但当时天气干燥,水量不多,我还跳下湖面,挖了一块冰,往更湖心处丢掷,冰块撞击冰块,发出宛如敲击玻璃般清脆响亮的声音,相当悦耳。不过当地朋友却警告我可别乱跑到湖面上,有些地方虽乍看结了冰,但只有表面薄薄的一层,根本支撑不了一个人的重量,万一不幸踩破了冰,掉下去,后果可不堪设想。

  通常天气更冷的时候,结冰的湖面上都有业者出租滑冰轮给民众,但湖冰的厚度当然都经过老江湖的确认,不太容易发生踩破掉落的意外。

  天气冷,多穿几件衣服、裤子还可以抵挡,但最怕还吹起大风,那股椎心刺骨的寒,真是让我超级受不了;如果零下的温度,加上强烈大风,而又身处在空旷区域,那可就真的极寒加三倍;就有那么一次,我跟朋友在冬天上长城玩;刚下游览车时,大衣口袋揣了瓶矿泉水,才上了长城那瓶水就已经结冻了;当时为了向台湾的朋友炫耀我终于登上长城,还特定打越洋电话回台,但讲没几句,手机就因为太冷了而冻到整个黑屏当机,只好把手机塞回怀里保温,过了一阵子才恢复正常,但我也不敢继续打下去了,真是难得有趣的经验。

  天气冷,大陆御寒的方式也很好玩,暖气是免不了的,客人进进出出的商家为了保暖,除了掩蔽大门,只留下一个小出口,出口还会用层层厚厚的塑胶罩盖着避免暖气外泄,有的店家甚至干脆拿两三件棉被顶替,顾客要进门,还得钻过花花绿绿的被子,我免不了要怀疑老板拿出被子之前是否先整理过,不然每个客人穿越不干净的被子,想起来就不舒服。

  热可乐加姜 保暖!

  在台湾,天冷了可以喝姜汤,在大陆,则是可乐加热再加姜,口感十分特别,有点像台湾的沙士加盐,听说既防寒又可治疗感冒。

  去了北京不下7、8次,我始终想一览大雪覆盖紫禁城的美景,去年终于被我逮到机会;故宫的雪,凝重独特,是独一无二的风景。当大雪落下时,晶莹的白雪覆盖了一切,青松翠柏,宫墙殿堂,玉砌的栏杆台阶,精雕细刻的龙凤,威武的铜狮和金銮殿顶那一排排的瑞兽,同时也覆盖了岁月的流逝和历史的沧桑;故宫的雪,最让人觉得时空倒转,一切发生过了,一切又终归于虚无,尘归尘,土归土。繁华也已谢幕,唯有楼宇殿堂傲立雪中。

  大雪紫禁城 超美!

  “此处渐近天庭地,静听可闻风雷声。多少宫廷玄秘事,尽在深宫不言中。”太和殿前的一块牌子上有着这样的诗句;巍峨的大殿,空寂的广场,历史的洪流滚滚而过却不留痕迹,天地苍茫,红墙黄瓦在白雪的映照中更加醒目,抬头看则是森冷的天空下愈下愈密的漫天飞雪,广袤的天地间,听得见岁月的猎猎风声。雪中的紫禁城显得分外庄严肃穆。

  就在这同一片天空下,真真切切地上演过那么多的故事。雪依旧是那雪,时空却已过了几百年,无论是当年的环佩叮当还是马蹄声响都早已经从这里消失,融进了万劫不复的历史长河中。

参与互动(0)
【编辑:李伦】
    ----- 台湾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