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台湾学者郑道聪泉州开讲闽南文化:精神相通最重要

2015年10月19日 17:5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台湾学者郑道聪泉州开讲闽南文化:精神相通最重要
19日,台湾学者郑道聪泉州开讲闽南文化。 廖静 摄

  中新网泉州10月19日电 (廖静)“尽管闽台两地青年能共讲闽南语,但最重要的是要精神相通。”19日,台湾台南市政府文献委员郑道聪跨越海峡,来到福建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开讲“闽南文化在台湾的演变”,探寻闽南文化与台湾文化的渊源。

  说到“闽南文化”,郑道聪显然很内行。他说,在台湾的闽南文化经历两个过程,一是大陆化,二是本土化。为此,他图文并茂,利用历史图片、历史典故、文献资料等多个方面展示“闽南文化”如何“游走”台湾。

  郑道聪表示,现如今台湾民众对妈祖、关帝爷信仰较为广泛、浓厚,而这些“神”都是来自大陆。闽南文化在台湾流变的特征很明显,即使是在日据时期,当时闽南语歌曲还被继续创作着。

  如今在台湾保存下来的中国文物,其中瓷器是福建漳州16世纪中期瓷器的延续。“十个去六个留”,郑道聪用广泛流传的闽南语歌谣道出了当年闽南人去台湾的心酸,“厦门、石狮蚶江、福州马尾等在这过程中逐渐成为渡台的重要渡口。”

  郑道聪说,在台湾的年节、民俗与大陆无异。据不完全统计,至今有近7000万人在讲闽南语。而台湾的2300万人口是闽南语的“忠实粉丝”。近年来,台湾群体性回大陆寻根证明,大部分台湾的姓氏也是源于大陆。

  如今,大陆与台湾的闽南文化交流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除了学者互相讲学外,“蚶江对渡、天后宫祈龟、妈祖庙进香……两岸共庆民俗活动络绎不绝;南音、高甲戏、歌仔戏等闽南传统文化交流不断。

  两岸还保留一些特有的民俗,如七娘妈生做16岁,送王爷船等。两岸民众热衷自己的文化,常年来往于闽台两地的郑道聪先生觉得,闽南文化研究需要两岸合作。这次,他邀请泉州侨联、博物馆等人士共同合作,一起解决一些研究困境。

  郑道聪谈到,“我主要研究台湾的民俗宗教跟传统文化,常到大陆尤其是闽南地区一带交流采风。”如果在台湾文献上发现有记载,他就经常叫大陆的朋友帮忙,共同找寻两岸共有的民俗或者建筑渊源等。

  台湾通俗文学《周成过台湾》、郑成功劝降荷兰人的小故事、施琅将军关于台湾的文献描述、两岸的郑成功画像收藏图片……郑道聪认为,台湾民众爱的不仅仅是大陆的文学艺术,还有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份深厚感情。

  在《安平晚渡》等渡台的清代画家的作品中,大都描写去国怀乡的情怀。研究文献的郑道聪指出,在一幅《赤嵌夕照》的作品中,不再只有去国怀乡,更多的是作者对居住地的自然美景的赞美。然而,在台南城市的历史图片中,有文庙、关帝庙、西方建筑等,与泉州、漳州等闽南城市无异。

  作为台南市传统文化研究人,郑道聪不仅致力于两岸的文化研究,也非常关注两岸的未来。他认为,闽南文化在两岸的交流,传递的不仅仅是文化技艺,它的背后是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台湾和大陆有着紧密的关系,应该好好把握。(完)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