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陈夏生:盼“中国结”技艺永续流传

2016年04月21日 16:3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陈夏生:盼“中国结”技艺永续流传
图为陈夏生和她近期制作的作品。中新社记者 张一凡 摄
    图为陈夏生(左)与《汉声》杂志出版人黄永松(右),这两位执着的学者让“中国结”成为中华文化象征。中新社记者 张一凡 摄

  中新社台北4月21日电 题:陈夏生:盼“中国结”技艺永续流传

  中新社记者 张一凡 郑巧

  大凡喜庆的日子,在全球每一个有华人的角落,几乎都可以看到“中国结”;在台湾文化界提起“陈夏生”这个名字,都不约而同地说:“她是‘中国结’的保姆。”

  陈夏生与“中国结”结缘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1963年毕业于台湾中兴大学农业化学系的她,因工作地点与台北故宫很近,出于好奇,每到午间休息就到那里向来自四川的技工师傅学习中国传统纽扣的编结,那是用一根绳线开始编结,中间可以打结扣但不能剪断的工艺,在此简单的编结基础上,她尝试和探索一些花式,随着手艺的娴熟,许多有名气的人来找她帮忙整理古玩上的扇坠、挂钩甚至是蚊帐上的帐钓等老物件,渐渐地在文物圈里小有名气。

  1976年《汉声》杂志出版了关于绳结专集专门介绍这项工艺,鼓励了陈夏生兴趣的同时也提示她用理工科思路去研究和总结这门艺术。此后,台湾实践大学举办第一个结绳实践研习班,陈夏生就成了这项工艺教学的不二人选。连她自己也始料未及的是,踏上讲台就从此与这用绳线编结成图案的工艺结缘终身。“这样的安排很像中国结,无论怎样盘结,最终都只有一个结局。”她说。

  在《汉声》出版人黄永松的鼓励下,1978年第一本关于“中国结”的书籍出版,也正是这一次出版,在陈夏生的倡导下,原来按照国际惯例称谓的“中国结绳技艺”,正式命名为“中国结”。因为耐心和巧手,当时许多知名人士的夫人、外国友人甚至是家庭主妇都来拜师学艺,她并没有把这个艺术当作独门绝技锁闭,而是泰然向社会普及,“我期望这个技艺永续流传。”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中国结”及其衍生的各类饰品、甚至是服装,成为台湾的一个时尚标签,明星胡茵梦等主动担任模特,拍摄了许多吸引眼球的海报。

  1981年“中国结”由她带到美国纽约展览,《纽约时报》用了半个版来介绍这个让人沉醉的东方手工艺品,至此,西方人眼中“中国结”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之一。

  在陈夏生的钻研下,“中国结”除了美化生活外,也成为文物断代的依据之一。“每一个朝代有着不同的结绳方法,比如唐代结形式与清代完全不同。”正是她的研究,一些古玩、字画鉴定也会参考她的建议。

  “中国结”再度风靡全球始于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这个用一条线穿结的“中国结”多以如意等形态为主,配以中国红为主基色结黄色穗坠,从用色到形式都充满喜庆气氛,但这是“中国结”最基本的形态。

  今年76岁、出生于浙江乐清的陈夏生从未放弃“中国结”的研究和推广,每一年她都精心创意,不断有新的作品出现。自1978年起,一年一个展览,除台湾外,还在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地展出。5年前通过《汉声》杂志出版人黄永松牵线,浙江省宁波慈城为她设立了“中国结”专馆,至今还展示着她的作品,这也遂了她在大陆办展览的心愿。

  有人戏称,如此传播广泛的“中国结”,如果陈夏生当年注册了专利,如今可以非常富有,她却淡然说:“我是做研究的人,如果只想怎样赚钱恐怕辜负了那份薪水,更是辜负了中华民族如此悠久的文化。”

  近年,陈夏生不时在大陆教学和展示,“最想的就是寻找一个能静心学习这门技艺的人,把这项研究和经验传续下去。”每每提到未来,她总是流露些许担忧:“现代的人们过于急切了。”(完)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