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体育新闻

揭秘运动员求学现状:退役后择业比成绩重要(2)

2011年09月11日 14:49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而先农坛、木樨园和什刹海三大体校虽然距离不远,但也有“难念的经”。李立军说:“这三大体校都有小龄运动员。什刹海体校有乒乓球和体操的小孩子,他们可以在什刹海小学就近上小学,到第100中上中学。木樨园体校有不少学习跳水、游泳和花游的小孩子,他们在西罗园小学上学。先农坛练乒乓球、体操的小孩子,则到育才上小学。”

  不容易的路

  在北京体育职业学院上大四的北京女排主力接应二传手曾春蕾对记者说,当初上小学时,她就读于北海小学。她说:“我那时不仅要与社会同年龄段孩子一起上学,自己还要到什刹海体校训练,统一考试,没有半点虚的,因此我上小学时压力挺大的。还好,我坚持下来了。”

  坚持,说起来简单,但对于这些特殊的求学者却很艰难。这条求学之路上,许多人是无法走到最后的。尤其是学游泳、跳水、体操、乒乓球的小孩子,淘汰率很高。当他们被淘汰后再度与同年龄段孩子竞争时,就处于劣势。

  他们就在我们身边,比如在公交车上困得打盹的不仅仅是普通学校的小学生,在地铁里认真看书的不仅仅是普通学校的优等生,他们要与同年龄段的孩子一起竞争,更要在另一个领域面临着人生挑战。尽管这些孩子们努力往下走着,但很多人真的无法坚持到最后。

  了解到这些,当记者看到这些特殊的学生们在走廊的板报上写上“老师您辛苦了!”的字样时,内心突然有一份特殊的感动。

  不平静的前途

  如何使我们这套教育体系不再步履维艰?就像北京市体育局科教处主任臧超美所感叹的那样:“我们一直在努力,老师们也一直在努力,但感到还是有所欠缺,欠缺之处就是不能让孩子更好地学习,从而走上社会后不进入弱势群体。”

  的确如此,当学业半途而废时,当运动生涯结束时,曾经的体坛英雄一夜之间就会成为弱势群体,他们在社会上面临着第二次淘汰。那么就不能像人家日本或韩国那样,完善自己的教体结合之路吗?根本原因在体育一面,更在教育一面,说白了我们体制下有3个字无法回避:升学率!学校都有功利的一面,因为升学率的刀就在头上悬着。

  北京育才学校党总支书记齐建军就说:“我们学校有自己的小棒球队和手球队。我们还和先农坛体校合作,让他们小年龄段孩子在我们这里上学。但是像我们能做出这样举动的重点学校极少,其实,这些孩子给我们学校也带来了荣誉,在国外不管是中、小学,还是大学,他们都以自己能培养出优秀的体育明星而骄傲。我就想,何时体制能改革一下,让这些体育特长生升学率不划归于学校普通升学率之内。”

  记者不论问哪个教师,说有什么困难时,他们都直言:“我们在努力,让教学如何更能贴近运动员,因为他们还是孩子,现役成绩重要,但未来退役后择业更重要。”

  昨天是教师节,就是为了能在假期给这些特殊学生补一下课,老师们依然奔波在路上……因为他们知道那里还有多少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在等待!(孔宁)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刘通】
    ----- 体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