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体育新闻

举重世锦赛收官难掩忧虑 女力士折戟强项没优势

2011年11月14日 14:53 来源:法制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北京时间今天凌晨,2011年巴黎举重世锦赛落下帷幕,中国队最终以16金15银5铜的成绩名列奖牌榜首,男女队在两届世锦赛中总成绩均排名前三,获得了女子4人男子6人的满额伦敦奥运会席位。

  不过,光鲜的成绩背后存在隐忧,中国女队在本届世锦赛上仅3人夺金,成绩连续第三届下滑,和男队的成长形成强烈对比。

  自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国女子举重就陷入了青黄不接的境地,曾经独霸天下中小级别项目,如今已然优势不再,伦敦奥运前景堪忧。

  现状

  小将顶不住 女队警报声不断

  本届世锦赛中国队共夺得16金,总数超过了上届的14枚,其中男队5人夺10金,成为夺金的主力军,而女选手仅由田源、李雪英、周璐璐3人夺得6金。上届世锦赛上,中国男、女队还各夺7金平分秋色,如今,女队的滑坡令人心痛。

  北京奥运会后,陈燮霞、陈艳青等名将远离赛场,年轻选手一直难当重任,如今连续三届世锦赛过去了,中国女队仍未解决这一问题。

  《中国青年报》发表题为《女举新人失金 分明后继乏人》的文章称,中国女举在奥运会上的数度辉煌,大多为老队员所创造,新人极难出头,最典型的就是陈艳青,她曾3次退役又复出,直至北京奥运会后才真正离开国家队。

  此外,文章还提到了中国女队的现状,山东名将刘春红还在苦练,曹磊亚运会时总成绩输给哈萨克斯坦选手20多公斤,实力下降却仍无法退役,“原因不外乎是康月等年轻队员的实力不足以称雄世界”。

  搜狐体育也认为,“如果从2009年起我们就彻底在有些级别上放手锻炼新人,这次巴黎世锦赛这些级别不至于连续‘陷落’,造成女队警报声不断的紧张局面”。

  《成都日报》则称,如果女举持续低迷状态,那么在伦敦奥运会上将很有可能影响整个奥运军团的夺金计划,因为中国女子举重队在近三届奥运会上一共收获11金1银,和乒乓球队一样,是中国军团夺金率最高的团队。

  解析

  挺举成难点 下滑速度最明显

  记者注意到,在女队获得的6枚金牌中,仅2枚是总成绩金牌,而在奥运会上,举重项目只有总成绩金牌,没有挺举、抓举这两个小项的金牌。换句话说,中国女队在世锦赛上的成绩拿到奥运会上,就变成只剩2金。

  而且,总成绩下滑是由抓举、挺举两个环节共同引起的。从成绩来看,中国女队的挺举水平下滑最为明显,在63公斤级和75公斤级,中国女将在挺举上只获得了第7名和第9名,和世界冠军的成绩相差甚远。

  差距

  优势难保持 昔日弱项没提高

  过去十年间,中国女队在48公斤级、53公斤级、58公斤级这些中小级别上优势明显,但从本届世锦赛来看,中国队已丧失了对这些项目的统治力,以53公斤级为例,纪静的总成绩和冠军哈萨克选手祖尔菲亚已经有9公斤的差距。

  优势项目的优势难以保持,弱势项目的弱势又未能弥补。

  以女子75公斤级为例,此战中国队派出20岁小将康月,她的总成绩被冠军埃夫斯楚金娜甩下了42公斤之多。媒体分析,由于北京奥运会冠军曹磊的恢复情况并不被看好,伦敦奥运上,中国队很可能放弃该项目。

  后备

  举重选材难 培养机制有问题

  本届世锦赛中国女队中小级别项目无一破纪录,这一尴尬情况已延续了四届。由此可见,中国女举后备力量薄弱。

  《成都日报》分析称,练习举重的人才少、举重教练选材难等问题,都是造成女举困境的原因。

  同时,文章还认为,2000年女子举重进入奥运大家庭时,为了限制中国队的优势,国际举联决定每支代表队最多只能派4人参加4个级别比赛。但如今中国女举拥有绝对把握的项目已不多,国际举联也可以考虑放弃限制令了。

  《辽宁日报》则以《女举优势缩水》为题,分析了目前中国女子举重队的现状。文章提到,新的奥运周期以来,中国运动员成绩提高幅度远不及一些国外选手。

  “丁美媛、唐功红退役后,中国女举丧失了大级别的制高点,现在又开始在中小级别赛场节节败退,这说明我们的人才培养机制出了问题。对这项群众基础薄弱、选苗路子窄的运动来说,培养后备力量的任务相当艰巨。”文章称。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刘通】
    ----- 体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