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揭背后"阴谋":男篮别当绯闻缠身傻大个——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体育新闻
    业内人士揭背后"阴谋":男篮别当绯闻缠身傻大个
2009年09月08日 16:38 来源:法制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原因解析

  论成绩,男篮不如乒乓球、羽毛球;论关注度,男篮可能不如国足。但为什么总是篮球明星和娱乐圈扯上关系,闹出绯闻?

  对此,记者昨日采访了娱乐圈某著名经纪公司资深成员高开,他表示车震门等事件并非偶然,而是有预谋的炒作。他以娱乐圈的眼光分析了男篮队员被炒作盯上的五大原因。

  原因一

  跨界炒作 效果更好

  娱乐圈最常见的炒作方式就是绯闻,通过炒作绯闻提高人气在娱乐圈可以说是屡试不爽。但如此频密地炒作,也让娱乐圈炒手们想到了换换口味。“娱乐圈圈内的绯闻实在是炒得太多了。你说,还有哪个男明星没有绯闻,而且每个人都有好几个。对娱乐圈来说,体育圈无疑是新鲜的,更有开发价值。”高开说。

  高开表示,让娱乐明星和体育明星扯上绯闻,无疑可以缓解审美疲劳,更加吸引眼球。

  原因二

  体形特殊 容易发现

  “孙悦太不小心了,2米多的身高,不知道走到哪里都会被人轻易发现吗?”在车震门照片曝光后,孙悦的粉丝曾在网上这样留言。

  不过在高开这样的娱乐圈内人看来,男篮球员的特殊身高正是宝贵财富,因为没有哪个领域的明星能像男篮队员那么容易辨认了。“男篮球员的外形确实太特殊了,娱乐圈就讲究眼球效应,他们无疑是最惹眼的。”高开说,在高大球员身边出现的娇小女孩,当然更因对比强烈而备受关注。

  原因三

  影响力大 辐射港台

  如果论成绩,男篮队员肯定无法与乒乓球、跳水、举重、体操等金牌项目的选手相比,但娱乐圈炒作有自己的价值衡量标准。“由于姚明的光环效应,男篮已经是中国体育圈影响力最大的团队之一。更何况孙悦、易建联这样的球员有NBA的背景,对他们进行娱乐炒作,影响力可以辐射港台等地区。”高开说。

  原因四

  同等星级 更易接触

  虽说文体不分家,但娱乐圈和体育圈毕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圈子,跨圈炒作绯闻在外人看来似乎要更难一些。但其实娱乐圈并不这么认为。“我举个例子,大家想想。易建联在曝光率、影响力等各方面,已经与周润发相差不多了。但是要想接近周润发,这难度太大了,显然比接近易建联难多了。”高开表示,在相同重量级下,体育明星明显比娱乐明星更容易接触,更好掌控。

  原因五

  经历简单 防范不强

  相比起身经百战,整天与狗仔队周旋的娱乐圈明星,长期在封闭环境中生活的运动员明显单纯得多。即便现在运动队的管理越来越开放和人性化,但相对来说,运动员的社会阅历还是偏少。

  高开表示:“就社会经验来说,运动员可能比普通人都少,更别说跟娱乐明星比了。可能除了郭晶晶,其他运动员对绯闻炒作的防范能力都不足,对他们进行娱乐炒作,操作起来更容易一些。”

  个案揭秘

  孙悦在娱乐圈成品牌

  FW:像孙悦这类事件,一般是如何“牵线搭桥”的?

  高开:一般都是朋友通过聚会介绍两人认识,然后发展到单线联系,这个运作的时间可长可短。

  FW:如此费尽心机,给女星到底能带来多大价值?

  高开:就拿“车震门”主角张如意来说吧,她的照片、视频都已经在网络上走红,点击率很高。短短一周时间,她就从很少为人所知的三流演员成了网络红人。

  FW:这件事对孙悦的影响不小,不怕运动员以后刻意回避娱乐圈人士吗?

  高开:他回不回避不好说,但我觉得“孙悦”这个品牌在娱乐圈已经打出去了。下次如果再有人想找运动员炒作,可能还会第一个想到他。

  官方回应

  炒作难界定不好干涉

  昨天,记者就孙悦等男篮明星可能遭遇炒作一事,采访中国男篮领队宫鲁鸣。“对他们谈恋爱这种私事,我们也不好管,毕竟他们都是成年人。”宫指导说,“就算是有人借此事炒作,但因为这很难界定,我们也不好说什么。”

  编后

  男篮小心 别成了傻大个

  孙悦、易建联,这样身高两米开外的阳光男孩,登陆NBA发展原本前途无量,但却被娱乐炒作玩了一把,当了一回傻大个。

  “车震门”之后,女主角张如意人气大增,但留给男主角孙悦的却只有一大堆负面影响。健康的形象被毁了不说,在国家队的位置也很可能受到威胁,实在是笔赔本的买卖。

  虽然此事之后孙悦被当成娱乐人物,在娱乐圈的受关注度大增,但在NBA常和巨星科比并肩而坐的他早已有了国际影响力,并不需要以这样自毁形象的方式提高人气。

  其实,孙悦应该好好学学同为运动员的郭晶晶。从“亮晶晶”到“郭霍恋”,郭晶晶绯闻缠身,但在赛场上始终不受影响。

  如果学不来郭晶晶,无法平衡私生活和运动生涯,那和女明星约会可得多长个心眼,不要再被算计了。 本版文/记者孙毅

    ----- 体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