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通用在华的高端化梦想 三核心品牌攀升之路 查看下一页

2012年06月18日 10:23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6月初,一辆迈锐宝作为上海通用汽车的第600万辆汽车在金桥北厂下线。

  6月初的一天,上海通用汽车位于上海金桥北厂的生产车间里人头攒动,来自上汽集团、通用中国和上海通用的员工都将目光聚焦在装配线的最后一道工序上。一辆红色的雪佛兰迈锐宝轿车从生产线上缓缓驶下,现场欢呼。

  这辆迈锐宝是上海通用汽车成立以来,累计生产的第600万辆汽车。员工们对眼前的这一幕并不陌生,短短8个多月前,他们刚刚庆祝了上海通用第500万辆整车的下线。

  15年前,这个工厂所在的金桥生产基地刚刚打下第一根桩,1997年6月,上海通用宣告成立。上海通用用了15年在中国实现了累计产量600万辆,由此创下业内实现600万辆下线用时最短纪录。目前在华合资企业中,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实现累计600万辆产量用时均超过20年。

  上海通用成立15周年,也是通用汽车在华开展合作的15周年,凭借上海通用汽车在乘用车领域的领先优势和上汽通用五菱在微车领域近半的市场份额,通用汽车已连续7年在华登顶跨国车企销量冠军,目前拥有用户约1200万人。中国超过美国本土成为通用汽车在全球最大的市场。

  通用汽车用15年的时间在中国实现了漂亮的销售数字,不过其中有相当一大部分由五菱微车贡献,其他品牌的畅销车型也以中低端车型为主。根据通用汽车发布的数据,通用汽车今年前5个月在中国实现了120多万辆的销量,其中有约一半是五菱微车,如果加上别克品牌入门级车型凯越和雪佛兰品牌的入门车型赛欧,这些相对“低端”的车型的销量占据了通用在华销量的2/3以上。这样的数据直接造成了通用在华“只赚‘吆喝’不赚钱”的局面。根据通用汽车的公司财报,其2011年在包括中国市场在内的国际运营部的税前利润远低于北美市场。

  在汽车市场增速放缓、竞争对手逼近、中国消费者需求日益提高的当下,通用汽车在中国面临着一个新的课题:必须让旗下品牌向上走——提高现有品牌的品牌形象、提高各品牌高端车型的销量比例。这个重任,落在了上海通用汽车高管的肩上,他们负责了通用汽车在中国的7个品牌中,最重要的三个——别克、雪佛兰,以及凯迪拉克。

  别克 向着premium前进

  中国不同于北美,当初别克进入中国时,放低了自己的姿态。而现在,摆在上海通用汽车别克市场营销部部长施弘面前的问题是,别克要不要继续往上走?

  北美的别克是高端

  别克品牌虽然不是通用汽车旗下成立最早的品牌,却是通用汽车起家的品牌(1908年,威廉·杜兰特在别克品牌的基础上,成立了通用汽车,之后才收购了成立更早的凯迪拉克品牌)。上海通用成立时,只引进了别克一个品牌,当时投产的第一款车别克新世纪,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款实现国产的中高级车;之后,在2000年,别克投产了GL8商务车,一直到今天这都是中国最成功的高端商务用车之一。无论是对通用汽车还是上海通用,别克都是意义非凡的一个品牌,直到今天,上海通用有超过一半的销量由别克品牌贡献。

  在引入新世纪和GL8两款车型后,上海通用又引入了源自巴西的赛欧车型,并悬挂别克标,虽然别克赛欧开创了“十万元家轿”的概念,改变了中国家用轿车的消费观念,却并不符合别克的品牌定位。

  在北美,别克是高端(premium)品牌,与奥迪、沃尔沃等品牌竞争,品牌定位高于大众、丰田等,通用旗下的凯迪拉克作为豪华(luxury)品牌,与德系的宝马、奔驰竞争。在北美,别克是介于豪华品牌和大众化品牌之间的“夹心层”,在它之下还有作为大众化品牌的土星和雪佛兰。不过这样的品牌定位也让这个百年品牌“老气横秋”,别克在北美的用户平均年龄超过50岁。

  而中国不同于北美,通用进入中国必须让这个品牌生存下去,别克进入中国放低了自己的姿态。

  别克赛欧和君威投产后,上海通用在2003年投产了别克凯越。9年后,别克凯越仍活跃在中国的汽车市场上。2011年,凯越成为中国单一品牌销量排行榜冠军,并刷新了国内单车型年销量历史纪录。

【编辑:吕思言】

>汽车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