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程远:支持华晨“傍”宝马 市场换技术才是双赢

2012年08月01日 12:47 来源:中国经济网 参与互动(0)

  在合资伙伴宝马的支持下,华晨新近开发出两款新车型:中华H53和V5,在市场热销的同时也招来舆论热议,称其“很像宝马”,“中华轿车的宝马化,反映华晨不自信”,云云。我们想就此谈谈,自主品牌能不能把车造得象合资伙伴?中国汽车业如何实现“市场换技术”?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改革开放刚刚起步,国务院领导提出“汽车工业应当有个大的发展”,但汽车业“一无资金,二无技术”,甚至没有产品满足市场需求,不得不大量进口整车,主要是轿车。

  然而,大量进口整车,耗费了十分稀缺的外汇,引发了有关部门的警惕,中央有领导同志提出对进口汽车要“横刀立马,斩尽杀绝”,人民日报为此在一版发表社论:《坚决刹住轿车进口风!》

  正在筹建中国汽车工业公司的机械部副部长饶斌,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进口汽车的同时,作为附加条件,要求出口国向中国转让相应技术,通过出让部分市场获得技术,发展自己的汽车工业。这应当是所谓“市场换技术”的原始出处。

  无论当时还是现在看来,“市场换技术”都是一条不错的政策,但是鉴于当时市场供不应求,发展自己的汽车工业,远水不解近渴,特别是合资企业建立初期,矛盾重重,加之中外水平的巨大差距,合资企业能照猫画虎把别人的车子造好,已经谢天谢地了,那还顾得上“市场换技术”?上海大众合资7年“国产化率”仅有2.7%披露后,引发全国强烈不满。为此,上海市成立“国产化共同体”,国务院批准建立“国产化基金”,否则,合资公司将一直在造“原汁原味”的外国品牌车,汽车界一位负责人就曾放言:“把别人的车子造好也是一种辉煌”。

  随着更多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合资企业越建越多,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把跨国公司成熟车型直接拿来生产,不仅市场风险小,而且获利丰厚,合资企业成为中国汽车企业最大的利润来源。近年来,东风引以为荣的销量增速和利润额高居各集团之首,“秘密”就在于它旗下的合资企业最多,东风公司被业内笑称为中国“最花心”的汽车企业。

  自第一家合资企业建立以来,上级考核和外界观察合资企业的唯一标准,就是看它把跨国公司品牌的车子卖了多少,跨国公司车子买得越多,合资企业老总越是风光,升迁的机会就越多。在合资企业内部,最出风头的则是销售老总,压力和风险最大的也是销售老总,销售老总几乎都不得“善终”。

  为了把跨国公司品牌车子卖好,合资企业用双方股东共同的钱财,大力推广跨国公司品牌,一次新车型投放,甚至不惜投入亿元巨资,致使跨国公司品牌形象越来越好,相应自主品牌却不断被矮化和丑化,车子越来越不好卖,即使性价比更高也白搭。

  这种只管卖车,“顾不上”碰技术的合资模式,既符合合资中方的现实利益,更符合跨国公司的长远利益,因为它消除了跨国公司对“技术外泄”的担心。跨国公司表现得越来越 “善意”,把更多的新车型拿到中国市场销售,甚至为“中国消费者量身定做”,成了合资中方的“大恩人”,终于让合资企业堕落成跨国公司的海外组装车间加销售公司。

  正因为只管卖车,不谈“市场换技术”,双方便没有了争执,没有了交涉,利益的一致性,使双方“和谐”得像一家人,共同的目标就是把跨国公司品牌车子卖得越多越好,然后大家分钱,一切OK。如今,这种模式已被固化为当然的“潜规则”,在中国政府提出“合资自主”要求时,双方也能坑瀣一气,用“狸猫换太子”的办法,予以联手应对。

  正因为把“为跨国公司卖车”看成合资企业的“规范模式”,所以当华晨把自主品牌车子造得“像宝马”,有人就觉得违反了“潜规矩”。他们不懂,或者假装不懂,无限接近合资伙伴的车子和技术,本是合资的应有之意,他们也故意不明白,“市场换技术”最直接、最有效,也最合理的途径,就是从合资伙伴那里得到技术回报。

  华晨汽车董事长祁玉民说得好:我既然跟宝马合资,总得学点东西。我是你合作伙伴,你帮我有什么不应该?我把那么大的市场让给你,为什么不能有点回报?

  在我看来,在这一点上,华晨与宝马是真正领悟了合资的真谛,真正搞懂了什么叫“市场换技术”。知道向宝马要技术,懂得了“傍”宝马的重要性,才是华晨“渐入佳境”之处。

  在所有汽车合作企业中,原来外界对华晨宝马诟病最多,认为中方话语权太小。现在反过来,宝马支持中方发展自主品牌方面走到了最前面,原因就是祁玉民向宝马讲清了道理:宝马不要怕华晨好,华晨一旦出事,宝马也完蛋,一个持续发展的华晨,符合宝马的战略利益。广州标致和南京菲亚特就是前车之鉴。

  中国汽车合资干了几十年,除了会给人家买车,几乎没学到别的东西。把那么大的市场给了人家,却没有智慧把技术换回来,真是天下第一大傻瓜。张小虞去年在成都车展上说道,总结我们过去合资、合作、引进技术,基本上是“被国际化”,而没有真正做到国际化,“双赢”不能只让别人赢。值得业界深思。

  华晨的经验应该在全国推广,如果大家都像华晨一样,“傍”好自己的合资伙伴,像中华车做得和宝马一样,北汽把北京牌做得和奔驰一样,上汽把荣威做得跟通用一样,长安把长安车造的得跟福特一样,自主品牌还有什么好犯愁的?这才叫市场换技术,这才是“双赢”。中国汽车合资一开始就这么做,中国汽车业早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了!(程远)

【编辑:吕思言】

>汽车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