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详解车内污染来源 内饰材料污染物易超标

2012年10月09日 09:23 来源:山西晚报 参与互动(0)

  新车内装饰材料中含有的有毒气体主要包括苯、甲醛、丙酮、二甲苯等,会使人出现头痛、乏力等中毒症状,内部装饰豪华的轿车更容易产生污染,其内部装饰使用的真皮、桃木、电镀、金属、油漆和工程塑料等,如果处理不当都会产生有害物质。

  由于汽车空间窄小,车内空气量本就不多,加上汽车密闭性好,因此汽车内有害气体超标比房屋室内有害气体超标对人体的危害程度更大。

  专家表示,车内使用的地毯、内饰毛毯和顶篷毡的有害物质挥发量较高,这与其制造过程中使用的黏结材料酚醛树脂直接相关,酚醛树脂胶黏剂采用的合成原料为甲醛,若反应不完全,胶黏剂中会含有游离甲醛,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会放出甲醛。此外,汽车皮革制品、织物中也容易释放甲醛。

  还需要注意的是,汽车内饰装修过程中会使用多种胶黏剂,如壁纸胶黏剂、地毯胶粘剂、密封胶黏剂、塑料胶黏剂等,这几类胶黏剂使用过程中也会释放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或其它挥发性有机物。还有一种材料必须引起人们的重视,那就是聚氨酯材料,它是汽车制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聚氨酯的应用领域有:坐垫、头枕、隔音、仪表盘、遮阳板、门板、顶棚衬里等内饰件以及保险杠、阻留板等外构件。汽车上坐垫、靠背、头枕是聚氨酯泡沫塑料在汽车上用量很大的部位。

  针对一些人喜欢使用汽车内饰清洗剂的习惯,专家也建议,这类清洁剂一般用于清洁汽车内饰中的化纤、木质、皮革、布艺、丝绒、顶篷、座椅、仪表台、地毯等,但其实这些清洗剂的主要成分是有机溶剂,包括汽油、煤油、甲苯、二甲苯、三氯乙烯、四氯化碳等,长期使用也会造成车内空气污染。

  从厂家的角度考虑,车内空气污染现象暂时难以避免,那么消费者又有哪些办法可以自己防止这些污染带来的危害呢?省城室内环境检测专家建议,消费者在购买新车时,最好先进行车内环境质量检测,了解和掌握车内环境污染情况。此外,消费者一定要有自我保护意识,在选择车内装饰材料时,要防止一些含有有害物质的地胶、座套垫、胶黏剂进入车内。

  在开新车的前6个月内,一定要加强通风,使车内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尽快挥发。如果新车内气味在3个月甚至6个月内都不能完全散发,或者驾车人有不良反应,比如发现有熏眼睛、呼吸刺激甚至头晕的感觉,应该对车内空气质量进行检测,以尽快发现和清除车内污染源。具体而言,司机在上车后要先开窗,不要马上开空调。这是因为长时间封闭的车内,空调的过滤器和管道系统中不但会积存大量化学污染物,螨虫、霉菌等生物性污染问题也会增加。所以,上车后应先开窗,空调开启3~5分钟后再关闭车窗。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长时间驾驶车辆的情况下,中途也应该打开车窗通风换气。

  除汽车自身产生污染,车内驾乘人员还应改变一些不良习惯,如车内开空调时不应吸烟,避免烟尘中大量的胺和烟碱附着在蒸发器表面,时间一长,遇到阴雨天或空调长时间不用,蒸发器表面就会产生霉菌。另外,车内空调要尽量用外循环。内循环一般是在室外空气比较污浊的情况下使用,经常使用内循环,车内外空气无法交换。最后,车内要尽量少用空气清新剂,这种办法治标不治本,其中的化学物质还会污染空气。

【编辑:吕思言】

>汽车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