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豪车蒙羞 豪车“异味门”背后的缺失

2013年04月02日 10:03 来源:山西晚报 参与互动(0)
豪车蒙羞豪车“异味门”背后的缺失
漫画 张园

  豪车不等于好车。近日,奔驰、宝马和奥迪等豪车被曝常年有异味、致使车主抵抗力下降等问题,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面对豪车此次“质量门”,甚至有人用“开两年豪车相当于吸烟10年”来形容其恶劣危害。而当人们冷静下来审视此次事件的“元凶”时,会觉得有点不可思议,谁也没想到,掀起此番波澜的,不是豪车无可比拟的动力、也不是眼花缭乱的配置,更不是驾驭豪车时的至尊体验,而是一块隐藏在阴暗角落的沥青阻尼片,它与成本有关,也关乎企业的良心。

  事情还远没有结束,已经蒙羞的豪车未来还会以怎样的姿态面对你我,我们拭目以待。

  3月15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2012年汽车产品缺陷信息投诉情况》显示,除了变速器、气囊、轮胎等质量问题外,车内异味已经成为车主投诉最为集中的问题之一。记者日前走访省城多家4S店及部分车主发现,在消费者反映的各类汽车问题中,车内“异味”正成为困扰车主们最多的问题,车内空气质量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

  新车车内空气质量问题多

  3月19日,宝马、奔驰和奥迪等豪车被曝常年有异味。有媒体分别从近3年内生产的北京奔驰C级车、E级车,华晨宝马3系车、5系车以及一汽奥迪的A6、Q5上取下6个阻尼片样品送至北京化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进行成分检测,检验结果显示,6份样品均含有70号沥青成分。而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早在上世纪1976年就将煤焦油沥青列为一类致癌物质。

  随后,奔驰公司和宝马公司迅速做出了回应,对于媒体指出的上述问题,双方都表示将进行深入调查。奔驰公司更是在声明中指出,目前中国生产的梅赛德斯—奔驰汽车和在其他国家生产的产品一样,使用的是同样的进口阻尼部件,并且符合梅赛德斯—奔驰全球质量标准。对此,有资深汽车行业业内人士透露,奔驰和宝马使用有毒材料的情况只有在中国才会出现,因为我国目前在汽车材料使用上还没有明文规定,这才导致这些厂家有空子可钻。

  省城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宝马4S店工作人员表示,奔驰、宝马、奥迪等进口品牌车国产后,之所以不采用树脂、橡胶等环保材料,一方面是因为目前我国没有关于汽车零部件和辅助材料的相关国家标准,另一方面,使用沥青可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以普通三厢轿车为例,两毫米厚大概需用3个平方,若是沥青阻尼片,其价格约在50元到70元左右。而用环保材料,每辆车成本上仅增加150元到200元左右。”不论高档车还是中低档车,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车内污染问题。记者在多家4S店新车内进行乘坐体验时发现,新车内都散发出程度不一的新车塑胶气味。只是有些新车的气味明显,有些没有那么明显。

  消费者开始注意车内空气质量

  奔驰、宝马和奥迪的车内空气质量问题,使消费者对这几个豪车品牌产生了不信任。“我去年下半年买了一辆奔驰车,到现在车内的异味还没有完全消除。”记者在采访中,遇到一位在4S店做保养的车主张先生,他表示,自己曾就此事专门咨询过4S店的工作人员,但对方表示只要是新车都会有这种问题,因此张先生也没有太在意,直到媒体曝出阻尼片的问题后,张先生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紧张之余,张先生找到4S店讨说法,但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记者在走访省城车市时注意到,不少消费者在购车时只关注汽车的价格、配置、性能等指标,对于车内异味问题却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以前消费者对车内空气质量普遍不够重视,但豪车问题曝光后,不少消费者在买车时开始询问空气质量达到几星级标准。”在省城太榆路一家4S店,销售人员王兴元告诉记者。

  据了解,早在几年前,国内车企如吉利、华晨、比亚迪等就增强了对车内空气污染的重视程度。包括东风悦达起亚智跑、华晨中华骏捷FSV、北京现代ix35等车型均获得了最高的五星级车内空气质量,而一些诸如奔驰、宝马、奥迪、雷克萨斯、皇冠等豪车却没有达到五星级标准,更有一些大家熟知的合资品牌车只获得了二星或一星的车内空气质量评级。“新车有一定气味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味道太重,长时间难以消除,肯定会影响我对这辆车的选择。”正在某品牌4S店看车的马先生告诉记者,他准备买一辆车接送孩子上下学用,除了车子的性能,车内空气质量的好坏也是他选车的一个重要指标,“因为这会直接关系到家人的健康。”

  消费者应拿起法律武器投诉

  针对豪车曝出的异味问题,太原市质检所工作人员表示,企业为了盈利会通过各种办法来降低成本,正是因为我国目前的相关政策还不够健全,一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才会选择使用不环保且成本较低的材料。

  该工作人员建议,作为受害车主,可以根据今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向相关部门投诉。他认为,奔驰和宝马等车使用致癌物质对车主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危害,属于人身伤害,应该属于汽车召回的范围。

  据了解,车内空气质量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2012年3月,由环保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的《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正式实施,《指南》明确规定了车内空气中有关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醛、丙烯醛8种常见挥发性有机物浓度的限值。但是,上述《指南》只是推荐性国家标准,而非强制实施。因此,质检专家建议,消费者在维权过程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国家必须早日出台具有强制性的法律法规,这样受害的消费者才能运用更充分的法律依据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一项数据显示,2012年共实施汽车召回113次,召回缺陷汽车320.3万辆,同比增75.3%。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召回事件中,豪华品牌的比例超过1/3。这让不少消费者感到费解,在他们的印象中,“豪车”就等于“好车”,为什么花高价买来的车还会因质量缺陷被屡屡召回呢?

  召回问题多种多样

  近年来,一些豪车莫名其妙自燃,发生事故时安全气囊没有弹开,或者高速行驶途中突然熄火等问题常见,引起车主的广泛关注。省城市民武先生是一名德系豪车的车主,他认为,虽然召回已经基本不影响消费者对汽车品牌的看法,但召回现象的增多,各类问题层出不穷,已经说明豪车质量下降了。

  例如,宝马去年4次召回,每次涉及的问题不同。其中在1月份,宝马因辅助电子水泵缺陷在大陆召回了3400多辆MINI;4月份,因电子水泵缺陷,召回部分进口宝马(BMW)7系、X5、X6,迷你(MINI)和劳斯莱斯汽车;5月份,因行李箱中蓄电池正极电线螺纹接口塑料套安装存在问题,召回12万辆宝马5系、6系汽车;在8月份,由于转向机控制模块缺陷,电子助力转向系统可能会非正常关闭,召回2500多辆3系、X1、Z4汽车。

  奔驰的5次召回中,涉及到的问题中两次属安全气囊问题,其他属于变速箱、燃油箱总成、燃油滤清器等问题。有4次召回经历的捷豹路虎则涉及转向、制动、燃油系统等问题。

  省城一家豪车4S店的服务经理分析说,与普通汽车相比,豪车堆积了众多新设备和新技术,表面上看光鲜靓丽,但小问题不断涌现,而大问题则很难被发现,作为技术人员只有经常学习和参加培训才能跟得上形势变化。

  扩张过快导致质量下降

  山西新亨运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王小晋认为,豪车频出问题,主要还是车型更新快,技术不成熟导致。由于市场竞争需要,豪车这些年扩张得比较急。比如一款德系豪车车型,现在半年就要推新款,一年就必须换代升级,三年则要引进不同的发动机、变速箱技术,虽说一些技术通过技术鉴定,但要经受住检验,还需要更多时间。“豪车品牌现在竞争激烈,以前他们的每款车型只设定一至两个竞争车型,而现在每款车则有三四个甚至更多的竞争车型。”省城一家豪车4S店工作人员表示,一个车型推出,必须要有别人没有的卖点,例如加长轴距、增多安全气囊、引入新发动机以及各类最新的电子设备等等,这些都需要车企在短期内就能完成从设计到应用、再走上市场的全过程,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豪车质量埋下了隐患。

  不仅如此,业内人士还表示,奥迪、宝马、奔驰等品牌近年针对市场已经竞相放下身段,特别是宝马走普及化的道路,推出的新车价格逐渐降低,不少车型已经是中高档车型。价格低,而新技术和设备不能少,因此许多豪车只能走新车减配的路子。最终,采购的零部件要更便宜,生产效率必须更高,因此也诞生了豪车新生产模式:一些普通车的零部件可以与豪车共用,一个普通车的生产平台,同样可以为豪车所用。

  相关链接

  历数近年豪车“质量门”

  上海宝马“熄火门”

  2009年5月,张先生在上海车展花费近200万元购买了宝马750LI尊贵版轿车。但该车在行驶不到一万公里、购买不足一年时,就问题不断,此后不得不更换了油箱、发动机、高压泵等主要部件,并延长质保期至2012年12月31日。随后,这辆车还发生了更加致命的危机——毫无预警的熄火问题,尤其是高速路熄火。

  太原奥迪“漏水门”

  太原的闫先生于2009年购置奥迪A6L轿车一辆,2010年10月20日在正常行驶时发现仪表盘冷却水报警,紧急停车后发现大量冷却水漏出,无法行驶。此时,车辆行驶里程仅为38888公里。随后,车辆被拖至奥迪4S店进行维修,最后确认为车辆水泵的水封破裂导致冷却水外流。

  南京奔驰“漏油门”

  2010年3月26日,赵先生在南京某汽车公司购买了奔驰GL450豪华越野车一辆,价格为159.8万元。然而,2010年4月2日晚10时左右,赵先生驾驶的奔驰车在行驶时由于漏油发生燃烧,车辆全部被烧毁。

  广东捷豹“气囊门”

  2011年11月17日,陈先生在广东中山花了70万元人民币购买了一辆英国进口捷豹。12月22日晚上7时许,在行车过程中,车内左侧的安全气囊突然全部爆开,此时,这辆车才行驶了8000公里。车主陈先生在事后进行车辆维权时,汽车经销商推厂家,厂家在国外则彻底杳无音信。

  北京讴歌“漏油门”

  2013年2月7日,北京一位车主购买了讴歌MDX越野车,没想到十余日后,讴歌底盘下方开始漏油。当车主发现油从发动机部位渗透出来后,迅速送往4S店检修。待4S店作出同样检查结果后,4S店决定拆开发动机进行检修。对于购车几日后就要进行发动机大修的事实,车主无法接受。于是车主联系了本田汽车中国,要求退换车,但本田汽车中国仅同意拆开发动机维修,拒绝了车主的退换车要求。(记者 王普荣)

【编辑:魏巍】

>汽车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