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屡败屡战“红旗”是否有胜算

2013年06月27日 13:18 来源:西宁晚报 参与互动(0)

  本报综合消息 近日,红旗品牌三度复兴后的首款车型红旗H7在北京上市。定位为“第一国车”的红旗品牌,从1950年代推出至今,几起几伏,屡败屡战。这次红旗的高调复出,是真的开始走上复兴崛起之路还是仅仅又是一次虚火?

  饱含深情的民族品牌

  在国人心里,“红旗”二字曾饱含了深深的民族情感,远远超出了一个轿车品牌的含义,有其他品牌所不能代替的位置。但遗憾的是,红旗品牌在市场上却一路坎坷。

  从诞生伊始到前几年的HQ3车型,红旗品牌几乎一直在靠“拿来主义”度日,借鉴过许多外资品牌的技术。例如,第一辆红旗轿车是以克莱斯勒帝国C69为样车试制,车型代号CA72;1965年,一汽以奔驰600系列为参考,推出了红旗CA770系列车型;1988年,大众公司转让奥迪100 C3车型技术给一汽,CA7220小红旗因此诞生;1995年,红旗基于福特林肯的平台,推出大红旗CA7460;小红旗则装载了日产VG20型发动机变身红旗世纪星;2006年,红旗HQ3通过皇冠Majesta贴牌生产。

  但是,此前与奥迪、奔驰、克莱斯勒、林肯、丰田、日产的局部技术“结缘”,从未使红旗显出自身品牌应有的华贵气质。相反各类别“换壳”车型和混乱的技术开发与改造体系,让红旗的形象变得日益模糊,在人们的心中也渐行渐远。体现在市场上,则是销量的衰微和影响的沉寂。我们不否认一汽人振兴红旗品牌的雄心与为之所付出的努力,然而数十年的蹉跎,现实却是使得红旗一而再再而三地耽误了数十年的自身技术与产品品质积累,品牌形象也跟着受损。

  一汽前掌门人竺延风曾有“耐住寂寞20年”的名言,此话出口尚不过10年,屡战屡败的红旗再次不甘寂寞地出山了。这次推出的是全新的红旗H7,据称一汽研发投入50多亿元,项目团队超过1600人,匹配多款自主动力总成。据一汽轿车销售公司总经理张晓军透露,目前红旗的品牌理念和精神为“心怀理想,锐意进取”,核心价值为“大气、尊贵、经典、科技”。无论从技术、品质还是品牌的含金量来说,这次再度上阵的红旗品牌只能说是刚刚开始塑造灵魂,还远未到精准拿捏深入人心的地步。华尔街日报近日的一篇报道引述的一位汽车业咨询顾问的话说得好:红旗H7和德国豪车品牌奔驰和宝马之间的区别在于品牌所唤起的情感是不同的,德国品牌唤起的是尊重,甚至是崇拜,而红旗品牌唤起的不过是一种怀旧感。

  公私两难的定位

  红旗此次的种种姿态表明,其决意要将自己打造成豪华官车,诸如与高端豪华定位相匹配的营销服务体系,包括红旗文化馆、城市品鉴中心与4S店相结合,以及4年10万公里的品质保障,担保期内养护零成本等服务政策。另一方面,红旗还心想着先开拓公车市场,后逐步向私人市场投放的战略。

  先说公车市场。全国公车采购数量仅占汽车销售总量的2%,新一届政府厉行廉政,也预示着公务车市场在未来几年至多也只能保持现有规模。各地政府不可能只采购一个品牌的自主车型,而各大车企也都在抓紧抢夺公务车采购市场,这将原本容量不大的市场变成了竞争激烈的“红海”。

  定位高高在上的红旗,或许有把握凭“国车”的政治牌取得“处于金字塔尖、但数量不大”的中央、部委领导座驾订单,但获得份额更大的地方中高级官员公车订单却非易事,除去地方保护因素之外,官员们“避免越级配车”的谨慎心态也会阻碍红旗在公车市场的大红大紫。张晓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曾坦言,对一汽而言,当下红旗的销量目标是次要的。

  再说私车市场。目前,红旗少而精的渠道和服务配置方式,都是冲着官车市场去的,寥寥无几的渠道很难支撑私车消费。此外,宝马、奥迪、奔驰以及沃尔沃等入门级豪华车还在继续向下探,中高级车市场的竞争更是白热化,在私人消费市场,没有了政府的保护性采购,品牌和品质积淀尚浅、定价不具备太多诱惑力的红旗能否突破跨国车企对入门级豪华车以及中高级车的封锁,激发消费人群的购买欲望,人们对此很难乐观。最后,商人们“避免不当配车”的谨慎心态也会阻碍红旗在私车市场的大展拳脚。

  “第一国车”的形象,也许是红旗品牌最大的财富,但长期以来也是其最大的包袱。单靠H7一款车型,红旗品牌显然很难兼顾官车、公车和私车各大市场。屡败屡战的红旗品牌能否打赢这次的涅槃之战,借H7走出理想飞扬的上扬曲线,目前看还并无胜算。红旗品牌要想打全面的翻身仗,还要看接下来的步伐走得扎实稳健,还有待于未来更精准的品牌、产品、营销和服务策略,以及更经得起考验的技术、品质和口碑的积累。

【编辑:魏巍】

>汽车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