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零部件本土化踏入深水区 汽车强国关键在零部件

2013年08月22日 10:08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吴伟洪 摄

  近日,大众一汽发动机(大连)公司长春基地宣布投产,与此同时有消息称,一汽和大众将整合动力总成板块,合资组建北方动力公司。这显示跨国汽车巨头进一步扩大在华零部件布局。此外,上汽旗下的华域汽车则收购合资公司延锋伟世通汽车饰件50%股权,使之成为独资子公司。万向钱潮则宣布增资扩能。近期这系列事件推动了汽车零部件进一步的本土化发展。这将为汽车强国战略的实施带来正面影响。

  合资公司强化零部件本土化

  此次投产的大众一汽发动机(大连)公司长春分公司一期规划年产能30万台,二期规划年产能45万台。二期规划目标将于2014年中期实现。这是此前大众汽车集团宣布在华兴建的七家新工厂之中的第一家。长春分公司拥有国内首个多类型EA888发动机的柔性化生产线。EA888第三代发动机的排量分别为1.8L和2.0L,产品能够匹配一汽-大众旗下的多款大众和奥迪品牌车型。

  大众一汽发动机(大连)有限公司是由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和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共同投资组建的合资企业。EA888涡轮增压直喷汽油发动机于2007年投产。第一台发动机产品下线后,大众一汽发动机(大连)有限公司的年产能实现了高速增长。截至2012年7月,该公司生产的发动机产品总计达到100万台。

  此外有消息称,一汽将与大众汽车组建北方动力公司,预计将整合大众在北方的多个发动机及变速箱公司,强化大众汽车在华的动力总成布局。除了和一汽合资的发动机公司,一汽-大众自身也有发传公司,目前在成都和长春基地均有生产最新的EA211新发动机项目,包括1.6L自然吸气和1.4L TSI等产品。大众的双离合变速箱则由在大连的独自公司生产。预计这几大动力板块将进行整合。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大众和一汽对核心零部件的整合,对缩小国际车企独立空间,是强化大集团对外方控制的好模式,有利于优质零部件体系的深入本土化发展。

  随着规模化生产和市场竞争形势需要,现在合资汽车公司均进一步强化在华本土化发展。

  长安马自达总裁相原真志向南方日报记者介绍,和此前一些合资公司更注重从日本引入供应商不同,长安马自达的零部件供应体系中,大部分是中国本地的供应商。“长安马自达积极地去使用中国本地的供应商,使本地供应商和长安马自达一起成长。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长安马自达汽车所做的国产化、本地化可以讲是真正的国产化和本地化。”

  现在汽车合资公司也均更注重在整车开发流程中纳入当地供应链。如广汽本田近期投放的全新中级车凌派,在实现主要在国内开发同时,也实现零部件的深度本土化,从企划开始就与本土供应商对接,完全改变以往导入本田车型的做法。据介绍,今后广本的每一款车型都会从开发之初就实现零部件本土化,这是广本历史上没有过的新车开发模式。

  “汽车强国”关键在零部件

  近日,华域汽车则收购了旗下合资公司延锋伟世通汽车饰件50%股权,使之成为全资子公司。据介绍,延锋公司汽车内饰业务已具备自主的技术开发体系、独立的市场客户体系和完善的运营管理体系。因此在外方股东退出后,仍将按照“零级化、中性化、国际化”战略目标,进一步加快汽车内饰业务的国内外市场拓展,加速进入全球供应体系。这也显示本土零部件产业链的深入发展。

  与此同时,万向钱潮近日则宣布增资扩能,实施“新增年产840万支等速驱动轴总成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中的部分扩能规划。该项目已初步实现一期具备年产120万支等速驱动轴总成的生产能力,预计10月份该公司进入小批量试生产。根据投资进度,万向钱潮计划使用募集资金以现金方式对该公司增资11000万元开展项目规划中的二期投资建设以加快整体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进度。万向钱潮称,将加快“建设成为世界一流汽车零部件系统供应商”。

  在正在酝酿出台的“汽车强国战略”中,本土零部件发展成为一个核心环节。中汽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认为,目前中国汽车业在零部件方面也是缺乏关键技术,比较高水平的零部件绝大部分都是外资独资或者是控股的生产,而中国资本零部件生产的水平还是比较低的。因此要推动汽车强国战略,必须通过发展零部件完善产业链,希望形成一批世界级的零部件供应商,既包括中国品牌的零部件,也包括外国品牌的零部件。

  “中国的汽车工业能够成为销售大国到销售强国,关键在零部件。”广汽集团副总经理姚一鸣此前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中国汽车业已经有了年产销2000万辆的体量,真正到了抓本土零部件发展的关键时刻。

  (记者 陈志杰)

【编辑:魏巍】

>汽车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