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想发财先揽才 汽车行业人才缺口达44.5万

2013年10月17日 11:06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44.5万!

  最近,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付于武透露一组数据,在整个十二五期间,按照中国汽车市场的规模,整个行业的人才缺口达到44.5万。其中,行业科技人才需求缺口为5.9万,研发人员需求缺口为5.2万。

  这也看出,无论是整个行业的人才,还是核心的研发人员,我国均处于大量缺口的状况之中。这从今年两大现象中也有所体现。

  第一是我国自主品牌发展瓶颈十分明显。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9月,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售60.86万辆,相对于去年销量同比下滑4.5个百分点。而前9月,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售512.50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12.1%,低于乘用车总体增长速度1.9个百分点。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9.9%,比上年同期下降0.7个百分点。其中,在自主品牌轿车中,9月销量为27.62万辆,比上年同期下降1.8%,市场占有率同比却下降4.4个百分点。前9月,自主品牌轿车销量为231.12万辆,占有率比上年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

  自主品牌市场份额的持续下滑,从市场角度来看,一方面是合资品牌推出一系列的入门级车型,跨入自主品牌原先的核心价格区间。另一方面,合资品牌的渠道加速下探,与自主品牌直接竞争。但从根本上是产品、网络、服务竞争力不强,核心就是人才的稀缺。没有人才,何来技术;没有技术,何来竞争力产品;没有竞争力产品,何来市场?

  第二是高端人才的争夺日趋激烈。

  近日,华晨宝马再度确认一名高层离职,原MINI品牌负责人。他调至华晨宝马负责之诺品牌也仅仅3个月。这也是今年以来华晨宝马第四名离职高层。之前离职的高级营销副总裁跳去英菲尼迪担任中国区总经理;原华晨宝马销售副总裁段建军接任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销售与市场执行副总裁一职;原宝马中国副总裁陆逸则跳往路虎中国。而在更早之前,付强离开北京奔驰跳往沃尔沃,柳燕离开一汽大众奥迪转战沃尔沃。

  高端管理人才的激烈争夺,一方面是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成功的品牌管理者成了香饽饽,另一方面,也是市场人才的稀缺,才导致了相应的争夺。

  根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与中国人才研究会的联合调查,在过去10年间,我国汽车行业的从业人员数量迅猛增长,从2001年的150多万增长至2010年的220多万,增长了0.46倍。其中,科技人才数量从15.6万增至31.1万,增长0.99倍,研发人员数量从4.47万增至16.95万,增长2.79倍。然而,这相对我国汽车产销数量的几何级别的增长,显然是微不足道的。今年我国汽车产销不出意外将突破2000万辆的门槛。这相对于2001年的汽车销量有10倍之多。

  难怪有人这样形容国内汽车行业人才紧缺的状况,“上联:拆东墙补西墙,墙墙有洞;下联:你挖我,我挖你,彼此彼此;横批:供不应求。”

  人才的缺口,显然已经成为了制约行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尤其是对自主品牌来说。其实,对于培养人才的重要性,国内车企不可谓不重视,但在短时间内彻底克服,任重而道远。或许,国际上的豪华品牌的某些做法可以值得借鉴。

  值得一提便是宝马,自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宝马大力开拓培训体系,从2005年成立北京培训中心,2006年正式成立宝马中国培训学院,2009年成立上海培训中心,至广州培训中心开业已形成北、上、广三大培训中心、15家培训基地和11家钣喷培训点相互支撑的覆盖全国的培训网络。今年,宝马培训学院为经销商员工提供的培训预计可达23万人次。

  (郭小戈)

【编辑:魏巍】

>汽车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