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再重组 昌河应调整心态

2013年12月02日 08:48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 一周谈

  传言终于变成现实。上周,北汽集团(以下简称北汽)重组昌河汽车(以下简称昌河)的签约仪式在江西南昌举行,北汽将持有昌河70%的股份。

  自昌河有意脱离长安以来,关于其重组对象的消息不断传出,北汽也是“绯闻对象”之一。昌河选择北汽不难理解,其目的很明确——希望在短时间内做大做强,起码不再这么边缘化。而北汽也给出了相应承诺:到2017年年末,北汽将累计投入130亿元,使昌河整车年产能达到50万辆,年营业收入500亿元。对于北汽来说,重组昌河一方面可做大规模和完善布局,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其上市进程。

  这么一桩姻缘看似美好,但因为有前车之鉴,还是有一些隐忧。众所周知,在牵手北汽之前,昌河曾经与长安有过一段姻缘。2007年,在多种外部条件的作用下,长安重组了昌河与哈飞,经过几年的风风雨雨,最终昌河脱离了长安。关于长安与昌河的是是非非一时还难有定论,但重组未达到昌河持续发展的预期,是分手的原因之一。选择再次重组也是昌河希望实现上述目标的途径,其上进心值得肯定。但在重组后昌河的心态很重要,如果太过急功近利将会适得其反,昌河应具有一颗平常心,既要有保持发展的紧迫感,也要审时度势站在北汽的角度看问题。

  不可否认,从规模上来说,北汽已经进入国内行业前五,但其与上汽、一汽、东风等企业相比,在销量、技术、资金、产品线等方面还有不小的差距,缺乏足够的底蕴,即使和长安相比也在伯仲之间,其中自主品牌销量等方面还要弱一些,这与昌河背靠大树好乘凉的预期有一定的差距。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哪家被重组的车企不想重组方是大众那样的全面车企呢?现实和预期之间有差距,相信昌河对于这一点也有明确的认知,但认知和真正接受之间,还存在着量与质的区别,特别是在昌河急于寻找下家的前提下,多大的差距程度可以被接受,还不得而知。这就需要昌河能放平心态,坦然接受现实,积极推进重组,而不是遇到问题就一走了之。

  此外,作为被重组的一方,昌河不能将发展全部寄托于北汽身上。在与北汽重组过程中除了积极合作、理顺关系,也应发挥主观能动性,最了解昌河的还是昌河自己。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尚不能形成气候,说明昌河自身存在着很多不足,这里面既有客观因素造成的,也有主观因素使然。在重组过程中也要直面这些软肋,如何处理不足将考验昌河的魄力。

  当然,无论重组方还是被重组方都要有良好的心态,才能应对之后的问题,“夫妻合力,其利断金”也适用于北汽和昌河。

  □何立军

【编辑:吕思言】

>汽车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