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打车软件“烧钱战”升级 专家指两强相争无输家

2014年02月19日 18:5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上海2月19日电 (记者 陈婷婷)上海白领何佳敏19日下午在浦东打车,无奈“眼前过去了无数空车,就是没有停下来的。”苦等半小时后,何佳敏不得不临时下载打车软件,从传统扬手叫车变为手机叫车。

  两大打车软件补贴“火拼战”升级后,站在路边扬招变得更为困难,很多民众“不得不使用打车软件”。从另一个方面看,腾讯和阿里巴巴两大互联网巨头的“砸钱抢用户之战”,已开始见效。

  “砸钱是互联网行业的通行做法,”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赵晓菊19日对中新社记者说,“现在互联网行业不怕砸钱,他们怕的是砸得晚,抢不到用户”。

  这位从事互联网金融研究的专家认为,“开辟新领域宣传是必须的,腾讯和阿里只是把广告费直接砸到了用户身上。”她解释,互联网给传统营销模式带来创新和冲击,以前需要在电视媒体上砸钱做广告,习惯直面用户的电商直接把钱投在用户身上更为有效。

  她认为,在互联网金融日益兴盛的时代,砸钱无可厚非,“砸得准、砸得深才是赢家”。

  资本雄厚的大佬们怕的是被市场淘汰。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马化腾在去年年底曾公开表示:“腾讯虽然现在市值很高,但我们很怕,稍微不注意,跟不上就会倒下,巨人倒下时,身上还是暖的。”

  事实上,从去年打车软件兴起之初,腾讯和阿里巴巴并未参与其中,软件市场也是百花齐放。但是随着两大互联网巨头携巨额风投资金注入,打车软件市场很快掀起大浪,迅速卷走了很多实力不济的公司。

  “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则是背靠大树,仰仗着背后两大巨头,将“烧钱战”不断升级,甚至号称将“无底线”竞争下去。

  赵晓菊的观点是,两强相争并非“必有一败”,他们是“双赢”。她认为,此番硝烟弥漫的“烧钱战”背后是培养用户的移动支付习惯。

  55岁的上海市民姚女士就在这场价格战中“被培养”了移动支付的习惯。此前因为担心安全问题,一直不愿意将手机绑定银行卡的她,现在已经能娴熟运用叫车软件。“要打车省钱嘛,肯定要装软件,绑定银行卡就绑定吧,以后买东西可以方便点。”

  赵晓菊称,从打车扩展到其他支付领域,正是互联网大佬愿意砸钱的目的,“这是一场双赢的大战”。(完)

>汽车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