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PM2.5数值飙升 雾霾笼罩下车主安全驾驶指南

2014年02月26日 10:41 来源:人民网 参与互动(0)

  月朦胧,鸟朦胧,空气雾霾浓。近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遭遇罕见雾霾天气。连日的雾霾天,PM2.5值接连爆表,新鲜空气难以寻觅!北京空气质量为“极重污染”或“危险”级别。有毒空气遮蔽了阳光,并让北京2000万居民透不过气来。中科院说,汽车尾气对pm2.5贡献率为22.2%。不管贡献率为多少,当驾车出行成为雾霾天中没有选择的选择时,车主的身心健康及驾驶安全又该如何保证?雾霾笼罩,车主安全驾驶有指南:

  指南一:雾霾天车主保健康

  雾霾天外出很多人不得不戴上口罩,而在汽车这个封闭的环境内,雾霾天的影响也无处不在。车内空气不新鲜,怎么办?雾霾天对车主健康有什么危害?车主又该如何健康用车,请看各路专家支招。

  1.开空调需用内循环

  雾霾天气开空调时,调节成“内循环”模式,能适当组个污浊气体。

  在上下班高峰期的堵车路段,尤其是在隧道,应尽量使用内循环。

  2.注意清洁空调及内饰

  定期清理空调的管路,并给车内消毒;遇到晴天把窗户都打开,进行晾晒通风;清洗车内的坐垫脚垫,以及卫生死角的污垢病菌;

  3.选购空气净化设备,有效净化过滤空气

  4.车主培养健康习惯——勿在封闭车内吸烟,尤其是雾霾天气;勿在车内吃东西、脱鞋、乱扔垃圾;空气清洗剂和香水多喷无益;多喝水,适当吃些清肺的食物,如梨;戴上口罩。

  指南二:雾天驾驶技巧

  善用车灯

  及时打开雾灯示廓灯

  在能见度极低的状况下,正确使用车灯非常重要。遇到严重的雾霾天气,车主必须及时开启雾灯,因为雾灯的灯光穿透性比车辆尾灯效果更好。开启雾灯之后,车主可以在较远的距离之外明确辨识前方车辆,从而及时采取必要的制动措施。通常情况下,在能见度小于1公里时,必须开启大灯和后雾灯,如果雾继续增大,则应开启前雾灯。

  此外,还需开启示廓灯,以提醒后车注意前车的位置及大小轮廓,避免追尾。

  切忌使用远光灯

  在雾霾状况下,开启远光灯是行车“大忌”。原因在于,雾有反射作用,远光灯的灯光通过雾反射进入车内,会使得车主视线变得模糊,极易造成交通事故。

  另外,在雾霾天,紧急停车应开启双闪警示灯,以在很远范围内起到提示作用。开启双闪灯之后,还应在车后50米~100米处放置发光物体,乘车人必须下车,翻过路边护栏,在道外等待。

  降低车速,勤按喇叭

  在雾霾天,勤按喇叭可以起到警告行人和其他车辆的作用。当听到其他车的喇叭声时,应立刻鸣笛回应,提示自己的行车位置。两车交会时应按喇叭提醒对面车辆注意,同时关闭防雾灯,以免给对方造成眩目感。当然,在市区内要慎用喇叭。

  此外,在雾霾天行车的一项“铁律”,莫过于降低车速保持车距,当能见度在30米以内时,时速应控制在20公里以下;一般视距10米左右时,时速控制在5公里以下。当浓雾能见度减至5米以内时,应及时靠边选择安全地点停车,并打开小灯、尾灯和示廓灯,待浓雾散后再继续行驶。

  指南三:给车窗玻璃除雾

  用干布或毛巾擦:

  最原始的办法,就是直接用干布擦拭玻璃。这种场面想必不少乘客都见识过:老司机们常备一条毛巾,趁着红绿灯停车时就使劲擦玻璃。虽然采用这种办法除雾的人不少,但却相对费劲,擦拭过后玻璃上还会留下痕迹,而且很快又会起雾。而且一边开车一边擦还容易发生事故。

  打开空调热风吹

  网汽车空调与家庭空调一样拥有热风功能。办法是先启动空调,将温度调至暖风,用空调热风来将车内雾气烘干。这样一来,不光是前挡风玻璃,四周的车窗也都明净透亮。

  洗洁精配合干布擦:

  很多人都提到了用干布抹些洗洁精擦玻璃的方法。选个晴天,拿洗洁精兑水(1:6),用海绵均匀涂抹于车内玻璃上,等干了后用擦车毛巾擦干净,不留痕迹。一般情况下两到三周更新一次保持效果。

  车窗留缝使空气对流:

  如果雾气不大的话,我们可以将两侧的车窗打开一条缝隙(正下雨的时候不能这样做),这样车内的空气进行对流,车内的温度慢慢接近车外温度,雾气就会散去。好处就是可以达到开冷气的效果且不增加油耗,但是这种方法不是所有情况下都能用的,比如寒冬和下雨的时候就不行。

  指南四:雾霾天推荐汽车用品

  雾霾天推荐汽车用品有;汽车玻璃防雾剂汽车防雾毛巾,高效防冻玻璃水,导航电子狗等。

【编辑:吕思言】

>汽车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