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充分调动政府资源 电动汽车酝酿筹组"百人会"

2014年04月04日 07:14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参与互动(0)

  自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上升到国家战略之后,政府相关部门一直在思考,如何解决电动汽车产业化的种种难题。为了充分调动政府的政策资源,一个名为“电动汽车‘百人会’”的组织,正在政府高层的推动下,酝酿成立。

  据中汽协副秘书长许艳华透露,该组织已经在筹备阶段,预计今年5月初将成立。

  “百人会”的成立与国家迫切希望解决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存在的问题密切相关。“认识不到位,一些城市的领导还在观望。”国务院副总理马凯近日在他主持召开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座谈会”上尖锐地指出,当前新能源汽车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包括充电设施建设滞后、盈利模式尚未形成、扶持政策有待完善、地方保护亟待打破等等。

  “百人会”定位第三方智库

  在今年年初调研时,马凯曾强调“四个不变”,向汽车企业发出了一个稳定的预期信号。而这次座谈会上,他从执行层面入手,给各级地方政府列出了任务清单,指定各部门分头研究落实。业内人士认为,马凯此举表明中央高层目前对新能源汽车发展高度重视。

  据了解,“百人会”的主要组织形式是,由理事会、执委会、秘书处三级部门构成。执委会负责该组织的日常运行,秘书处负责相关联络工作。理事会下设顾问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

  顾问委员会,由与新能源汽车发展相关的部委领导参加。目前,应邀参加的有科技部部长万钢、工信部部长苗圩、财政部副部长刘昆、交通部部长杨传堂、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谢振华、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兼国家能源局局长吴新雄等。学术委员会,由徐冠华、吴敬琏牵头,由知名专家和院士出任。

  根据规划,理事会成员将包括汽车领域、能源领域、信息领域、政府部门、交通领域、高校以及相关企业家、官员、学者参加。据了解,理事会理事长由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副主任陈清泰担任,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组长欧阳明高、中汽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司长冯飞任副理事长。

  “所有加入‘百人会’的成员,都会自动被视为该理事会的成员。”许艳华说,与其他产业联盟不同,“百人会”的成员都是按照自愿原则以个人名义加入,目前已经向符合要求的企业家、官员、学者发出入会邀请,以汽车企业为例,加入标准主要看行业排名。

  事实上,“电动汽车‘百人会’”的运营模式主要借鉴“中国信息化百人会”。该组织于2013年2月2日,由关注中国信息化发展的一批中青年专家学者共同发起成立。它意在打造一个非官方、非营利性的学术研究平台。主要通过开展重大课题研究、举办专题研讨会、召开政策问题闭门会议、编发内部和公开出版物等方式,研究中国信息化发展的重大前沿和战略问题。

  “这种组织方式颇受上层领导认可,他们希望新能源汽车领域也能借鉴这一模式,广泛探讨问题。”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上层对“百人会”的定位是,国家在电动汽车领域的第三方智库。

  意在突破产业化瓶颈

  自2009年国家发起“十城千辆”示范工程以来,我国电动汽车已经由最初实验示范期进入到产业发展的导入期。在这一阶段,电动汽车产业化始终存在技术成熟度与市场规模、用户普及度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规模与生产成本之间“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等问题的困惑。

  “政府主导成立‘百人会’的想法很明确,就是希望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可以坐在一起解决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困境。”业内资深专家、全国政协常委陈清泰曾在今年两会汽车界代表、委员座谈会上,对“百人会”的发起缘由有过详细阐述。

  陈清泰说,电动汽车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汽车专业的范畴,涉及跨行业、跨产业的协同,涉及生产消费的转型,也涉及能源结构的调整、技术设施的布局和建设等等。

  陈清泰坦言,由于电动汽车节能减排等优点对汽车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说都属于外部性,从现实意义上看,确实不经济,所以他们在缺乏应有预期的情况下,谁也不愿意贸然改变技术路线。当市场在资源配置作用中失灵的时候,政府就会成为推动电动汽车发展的主导力量。

  “这是一个需要特别审慎对待的过渡期。”陈清泰说,在这一阶段中,发挥市场主导作用与发挥政府激励和鞭策作用之间的政策设计特别重要。政府通过政策资源,包括部分资金资源借助市场的力量加以放大,给市场以稳定的预期,以此来调动市场主体的内在动力。同时政府的支持性政策也不能过度,否则会使企业产生依赖。所以,通过研讨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参考,成为“百人会”成立的主要目的。

  据许艳华透露,目前“百人会”已经制定了8个课题研究,内容涵盖政策和技术两个方面,主要包括充电设施、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发展技术路径、短程电动车发展、立体化交通、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发展形势和全球电池动力情况梳理等。(范文清)

【编辑:魏巍】

>汽车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