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租车出行,八成人不超过5天

2014年05月07日 09:55 来源:钱江晚报 参与互动(0)

  五一小长假刚过,记者从多家租车公司了解到,小长假的车辆出租率在80%以上,北上广等大城市及杭州这样的热门旅游城市,更是超过90%。而本报联合汽车之家网站调查了5010位网友,结果显示,35.6%的受调查网友有过租车经历,目的主要是为了旅游(占58%),还有回家探亲(占32%)。

  租车首选网上预订

  近半数人是为了旅游

  北京陶先生的女儿正上小学四年级,语文课学过叶圣陶的《记金华的双龙洞》,五一小长假加上学校春假,便一家来了浙江。预先网上租好车,从北京飞杭州,在机场拿了车,逛了西湖,又去了金华双龙洞、绍兴百草园和三味书屋,5天时间玩得从容自在。“没车的话根本不可能这么玩,从北京开车来又累又费时间,这样租车玩正合适。”在城站附近的神舟租车,刚还了车的陶先生对这次行程很满意,还好车马上就能坐高铁回北京。

  网络调查显示,跟陶先生有类似想法的人很多:受调查的5010位网友中,35.6%的人曾经租过车。在租车用途一项的选择中,旅游租车、回家探亲是最主要用途,分别占58%、32%,可见,旅游租车成为用户租车出行的首要原因,租车回家探亲也成为时尚。而租车的时间,约一半人是2~3天,5天以内短租占82.31%——也许,因调查适逢清明、五一等小长假,租车出行多是短途旅游。

  在问及用户对租车方式的偏好时,有47%曾经租过车的用户表示自己通过网上预定的方式租车,其次才是直接到店面租车——选择租车旅游的,多是年轻家庭,自然更容易接受互联网。

  经济型车最受青睐

  也有人想租豪车过瘾

  网友“音速小飞”在网上发帖,想花1个月的收入租辆跑车开一天。他告诉记者,自己月收入不到1万元,现在开的是辆十来万的家用车,平时开车很小心,油门踩大了都会心疼。他想租辆车来过把瘾。不过,结果让他有点懊丧:“倒是有家租车公司跟我联系,说有法拉利、兰博基尼这些让我心动的跑车,但都是会配司机的,我如果想自己开,费用反而更贵,要好几万元一天,还要付几十万押金。”记者与这家租车公司联系,对方说,就怕租车人不爱惜车,公司才给每辆豪车都配了司机。也正是这个顾虑,不要司机想自己开的,租金反而要贵上一截。另外,一两天的短租租金也会特别贵,如果长租反而会便宜不少。

  记者了解到,就在前几天,在合肥的五一车展上,还真有个淮北小伙子租下一辆400多万元的白色玛莎拉蒂MC赛道版跑车,租了6个月,月租20万元,光押金就付了120万。

  调查也显示,有2%网友也有租辆跑车过把瘾的想法。

  当然,更多的人,还是喜欢经济车型——69%的人选的是紧凑型车(即A级车),24%选中型车(B级车)。毕竟,紧凑车型一天的租金只要100~300元,既经济实惠,又容易上手、油耗低。

  出险最头疼

  多数人会购买不计免赔

  朱先生前段时间租了一辆赛拉图,因雨天车速过快撞了护栏,是朱先生全责的单方事故。租车公司说,修车花了2.6万元,但保险公司只理赔2.2万多,剩下的4000多元修车费要朱先生买单;因修车花了半个月,还要朱先生赔偿这半个月的停运损失3000元。

  比朱先生更郁闷的是王小姐。她在温州一家小租车公司租了辆本田车回安徽老家,开出没多久就在高速上出了单方事故,可这辆租来的本田车只保了交强险和三者险,没保车损险!这样,保险公司只理赔撞坏了护栏的路产损失,修车的钱全要王小姐自掏腰包。

  调查显示,租过车的网友中,有14%的人发生过事故,有70%网友为此承担了部分费用——按照目前租车行业内通用的规则,租车公司车辆投保的基本险通常不包括1500元以内的部分,如果车辆在租赁期内发生事故,租车者要先承担1500元,超过部分才能理赔。越来越多吃过亏的网友(占受调查者65%)吃一堑长一智,在租车时会选择购买租车公司提供的保险或免赔业务,就可以免除这1500元费用。所以,租车时,您一定要仔细查看车辆的保险单,并问清楚相关出险责任。(记者 张炜利)

【编辑:魏巍】

>汽车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